榕城的历史沿革

2022-03-25 综合 196阅读

福州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福州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战国时期,越国灭亡,王族南迁,同原有“闽”人结合,称“闽越”人。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兴建“冶”城,开始福州最早的城垣建设。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西北有福山”,始称“福州”,一直延用至今。唐末、五代后梁初(公元901~908年),闽王王审知先后扩建了“罗城”和南北夹城,福州成为王城,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令“榕荫满城,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誉。元代,设“福建行中书省”于福州,福州成为省城。南宋末年,改名“福安府”。明末,清兵攻破南京,唐王朱聿健入闽在此称帝,福州又称“福京”。清代设福州府府治。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均为福建省的省会。
早在东汉时期,福州就与东南亚地区有贸易往来。唐宋时期,福州已成为“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国际贸易港口和滨海繁华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明代,福州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都是在福州太平港(马尾、长乐一带)增加给养后扬帆出海,福州港正式成为国家港口。清代自康熙、雍正之后开禁设关,福州对外贸易又趋繁荣,“使西南洋诸口咸来互市”;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福州成为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国家赋予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高科技园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等优惠政策。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