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

2020-05-18 综合 145阅读
 如何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要站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起点上,把保证和促进各项工作、推进和实现事业跨越式发展,作为检验基层党支部工作成效和战斗力的重要标准。要以建设开拓型的支部班子、学习型的党员队伍、长效型的工作机制、管理型的基础工作、文化型的思想阵地、务实型的党内活动为目标,逐步将党支部建设成为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服务要求,形成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系,促进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应首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和动力。各级党委要把党支部建设渗透到单位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纳入各级领导的目标责任和岗位职责,保证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共担、考核一体。一是在工作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即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是党支部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对党支部建设负总责的责任意识;党支部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主体, 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的主体意识;党支部委员在本职岗位上带头探索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表率意识;主动自觉地加强理论修养和技术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危机意识;真心实意地相信和依靠群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的群众意识。各级党委、支部要切实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两个目标一起制定,两个责任一起落实,两项工作一起检查,两个成果一起考核”,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党委及其主要领导同志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依据。二是在思想教育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思想教育应注重针对性,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时事政治、典型、警示等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性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在队伍管理上要建立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注意长期规划与近期工作的紧密结合,要以发展的角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明确前进的目标和方向,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根本目的,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以贯彻落实新党章、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为主要内容,运用组织管理的措施、手段,积极完善党员管理监督机制,通过这些有效形式、措施,真正的能够使每一位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四是在发展党员工作上要严把质量关。要始终坚持把党员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围绕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环节,重点把好“五关”,即实行入党志愿书编号管理,把好“结构关”、实行“五制”管理,把好“程序关”、实行预备党员转正预警和限时督办,把好“转正关”、实行年度量化积分,把好“考核关”、实行失职责任追究,把好“责任关”。要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切实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现发展党员工作全程监控管理,保证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党支部建设要重点在强化基础管理,规范过程运作、形成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在工作方法上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党支部基础管理要从主观型、随意型向规范化、制度化转变;党支部党内评比要从一劳永逸的静态型、表彰型向动态型、激励型转变;党支部工作的质量评价要从封闭型、自我评价型向开放型、科学型转变;党支部活动的考核要从多头向下的单项型、烦琐型向标准化、一体化转变。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要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鼓励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为人先,收入与绩效挂钩,有效地激发干部群众的内在活力。要注意积极发现、培养人才,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随时把素质高、能力强、有奉献精神、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积极进取的优秀人才推荐、选拔、聘任到领导岗位上或作为后备干部,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创造锻炼、施展才干的机会,鼓励和支持他们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之尽快成长起来。要改变过去那种党内评比凭印象、搞照顾,真正做到考核排序,营造比、学、赶、帮、超良性循环的竞争氛围。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要服务民生。各级机关党委要尽力帮助基层党支部解决自身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把民生放在首,宏观把握,统观全局,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到无情调整,有情操作,无情改革,有情管理,使广大干部职工能够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党的关怀和爱护,从思想上接受组织的安排,克服抵触、畏难情绪,从而防止一些矛盾的激化和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结合党建实际,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党的组织建设必须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目的,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载体,以动态管理为手段,牢固树立宗旨、责位、绩效意识,切实解决好党建设工作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一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党的宗旨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要针对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宗旨观念淡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坚决予以纠正。要深入开展党员“一助一”和“管堤爱堤见行动,真抓实干作先锋”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二是牢固树立责位意识。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基层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各级行政领导和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起“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重视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不是好干部”的理念,充分认识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基层党支部书记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强化自控意识,积极主动开展好支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都要以实事求是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坚决纠正服务群众态度生硬、蛮横、履职不认真,以致影响干群团结、败坏党员形象、损害集体声誉的问题。要把责任制执行情况与评先、干部任用和奖惩挂钩。三是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各级机关党委要切实负起抓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责任,根据党支部建设目标任务,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基层的实际问题和要求,以及当前各行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及深层次问题。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创新工作机制,创造工作载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党支部建设责任体系;要强化日常考核,努力做好“三个结合”,即党内评价与党外评价结合,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结合,单位内部自评与兄弟单位的互评结合,通过实行严格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党支部作用发挥的科学管理水平。 (四)落实工作制度,促升支部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引导党支部自觉执行好制度,要从抓好思想教育入手,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自我约束作用。一是搞好检查指导。各级堤防系统党委对基层支部建设负有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的责任,要经常深入基层检查督导;落实党委会定期分析研究党支部建设等工作制度,定期对党支部工作进行检查、分析、考核,以加强对党支部活动的具体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不断改进活动方式方法,保持与时俱进发展势头。二是抓好“三会一课”这个重点。党支部“三会一课”是党支部党内组织生活的最基本制度,要创建“三会一课”质量评价体系,以考核评比为基本手段,本着紧贴实际,易于操作的原则,制订《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评估办法》,细化考核措施、量化考核标准,增强“三会一课”质量评估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要实行逐级负责考核制,定期对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进行评估,划分等级,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党支部动态管理之中。要加强对党支部如何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的指导,及时帮助分析整改制度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生活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和议事制度等有关制度,加强班子的组织和作风建设,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班子成员之间做到分工不分家,班子成员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支持,做到多通气、多商量,发挥好班子的整体效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切实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