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2020-09-28 文化 121阅读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以下引自知乎:

作者:轻舒猿臂

朱熹是北宋五子的集大成者,也是北宋理学的大成。他十分重视《大学》。按照现代新儒家大宗师牟宗三的说法,北宋以来的理学家们各自秉承经典来做学问,周敦颐秉承《中庸》《易传》,张载也是。二程兄弟不同,明道宗主《论语》《孟子》,伊川尊崇《中庸》《易传》《大学》,朱熹是伊川一脉四传弟子,也是以《大学》为主,后世所说的“程朱理学”,狭义上说的主要就是他们的学问。
朱熹很有规模,魄力很大,一生致力于四书,临死还在修订,可见他对四书用力之深。
他认为《大学》是错乱了的,顺序需要重新调整,并且“格物致知”有断缺,于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就补充了一段: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也就是说,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来认识了解万事万物,探寻其中的道理,主客观合一。然后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知道得多了,互相关联,一旦豁然贯通,就好像是渐悟之后的顿悟,豁然开朗,脱胎换骨。这就是格物致知。
当然也可以做简单平实的理解,就是认识事物,探索道理。
但题主既然问出这个问题,想必是骨骼惊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那我多说两句好了。
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论题,出了朱熹,还有王阳明的回答更加别具一格。王阳明是谁我不说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也就有两个半,他是其一,世称”真三不朽“。
他的格物说是这样的: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
慢慢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他所说的物,指的是念头,是事情,是事物。孟子说每个人都具有道德的心,是本来善良的,这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外边得来的。这就是”心“,纯粹的,至善的,光辉辉的,没有私欲杂念。
心要有所活动,就有了”意“,也就是意识活动,开始有善的念头,恶的念头。而这些念头所投注的事物,也就是”物“,就是自己心里的念头。当然也指平时我们遇到的事情,接触的事物,但王阳明的特色就在这里,物只要指的是念头。
格物指的就是正自己的念头,自己有念头,把不正的归于正,就是格物,其实就是诚意,就是正心。
致知就是获得本来光明纯粹的本心,这个心是良知,也就是致良知。
问题回答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但我还是多句嘴好了,有个”淮南格物“说,就是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提出的,他主张所谓的物,以正念头为本,家国天下都是物,要一一落实。这不是我所了解,到此为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