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2022-07-27 文化 76阅读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扩展资料:

1、文化的力量在于“格物致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五年,有学者称之为镀金时代。上一轮狂飙突进的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让中国成功实现了“逆袭”,1979年到20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9%,总量增长了20.6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可以说,前30年经济建设的爆发力是很强,但现在持续力弱下来了,而文化的力量正是体现在行政力、控制力、持续力上。”郑宇民口中的行政力与控制力不难理解,而持续力,郑宇民认为这是文化最核心的作用,即“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农民休耕,渔民休渔,事实上就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表现,有文化的农民才会知道休养生息,有文化的商人才会知道兼济天下,有文化的主政者才会知道创造一个持续性、共享性的发展生态。”

郑宇民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化的智慧对事物的把握调度、界定、应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从而真正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物致知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