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多半会受到媒体报道和网民关注,相关部门的舆情应对及其处置行动都处在舆论聚光灯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应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媒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的渠道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更是为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及其处置行动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这种现状,政企部门做好舆论危机管理都有哪些关键点呢?
政务舆情监测
一:舆情信息收集
如今,网络成为舆论危机事件爆发的主阵地(舆情本身并不是负面的,是个中性词;可以说负面舆情,或者舆论危机事件)。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站数量为533万个(7月初应该发布最新统计了,更新一下)。面对如此纷繁的网络信息,要想从中收集与自身相关的舆情信息,就必须要使用到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目前,国内许多公司开发出多种网络舆情监测软件,都可以对传统媒体网络版、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实时监测。不过,在软件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信息抓取的全面性。以新浪舆情通为例,其除了对全网信息进行采集,还独家拥有新浪微博全量政务舆情数据。
二:预测舆情走势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通常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4个阶段。突发事件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以前,都会经历一个舆情积累、发酵过程(这个过程现在不缓慢了,很多事件都是短时间内强爆发)。这时候,舆情尚未完全显露,多为隐性状态,处于爆发前的量变阶段,舆论看法各异,没有形成较集中的共同话题和较强的统一力量,故而该阶段是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期。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在收到舆情软件推送的舆情预警信息后,应该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及时发现苗头,快速进行处理。比如,京东六六事件就是典型的错误应对案例。
三:正确发布信息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面前,某些网络舆情信息不可避免地爆发成为舆论危机事件。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唯有正确发布信息,才能平息负面舆论。对于信息发布主体来说,信息发布要做到迅速及时、真实客观、简洁明了、统一口径、直面问题、尊重民意。突发事件首次信息发布要早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结论;查明多少,知道多少,公布多少。在发布信息时,要措辞严谨,用词准确。正确地发布信息,不仅能够起到平息负面舆论的功效,有时候甚至能够转危为机,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优秀的舆情应对案例(具体案例可参考《面对负面舆情“他们”是如何做的?》),以备不时之需。
舆情信息发布
四:善待新闻媒体
事实证明,在突发事件中坦诚面对媒体(在中国,“关系”一词容易让人误解),有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政府或企业应主动、及时、准确地向记者提供事件有关信息,使记者有正式渠道获得官方权威信息。不应当对合法新闻机构以及新闻记者封锁信息、隐瞒事实,以免记者被猜测和传闻误导。在接待记者的过程中,要有策略地详细了解记者及其所在媒体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采访意图、地点和对象,以便妥善安排和正确应对。要避免与记者发生正面冲突,产生对立情绪。同样,在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当积极与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