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11军的历任长官及简介

2020-05-31 综合 1504阅读
暂编第11军前身为皖军第2混成旅。1927年3月,皖军第2混成旅在六安宣布易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该师成立后,收编了皖军第4混成旅一团及第1、第5混成旅各一部,编成后序列如下:
独立第5师,师长马祥斌,参谋长刘和鼎
第1旅,旅长张敬芝(原系皖军第2混成旅第1团)
第2旅,旅长阎统贯(原系皖军第4混成旅一团为主编成)
第3旅,旅长秦庆霖(原系皖军第2混成旅第2团)
该师编成后,归第33军指挥,向寿县进攻。4月,直鲁联军反攻江北,该师同第33军第5师退守合肥,在独立第4旅王金韬部的配合下据城死守,在粮弹不济的情况下,与敌数度白刃相搏,坚守合肥二十二昼夜,显示出了较强的战斗力。5月,由于第7军在津浦路连战皆胜,合肥之围始解。该师遂由合肥沿正阳、凤台向毫州追击。6月1日,直鲁联军第2军张敬尧部、第25军袁家骥部因归途阻绝,向马祥斌投降。17日,该师因战功被扩编为暂编第11军,序列如下:
暂编第11军,军长马祥斌,副军长袁家骥,参谋长刘和鼎
第1师,师长张敬芝
第2师,师长阎统贯
第3师,师长秦庆霖
教导第1师,师长张敬尧
教导第2师,师长袁家骥
炮兵团,团长厉鼎璋
7月初,该军经金乡向济宁进攻,下旬,因宁汉两军相争,直鲁联军乘机反攻,该军退至亳州。8月4日夜,军长马祥斌被教导第2师程占元旅劫持,张敬尧、袁家骥两师叛逃,该军群龙无首,6日,该部高级将领会议上,张敬芝、阎统贯两师长不合,遂商定由参谋长刘和鼎代理军长,刘遂率军南调整编。师长张香谷、阎统贯不愿同去,弃职离军,第3师脱离建制,该军仅余四团部队随军部南去。11月6日,军长马祥斌被张宗昌在济南杀害。
第3师秦庆霖部未随军部南调整编,脱离序列留驻阜阳,欲自成一系,后与同驻一地的第33军教导师潘善斋部发生冲突,第47军高桂滋部、第10军杨虎城部奉命将秦师包围。经激战五昼夜,秦部被缴械遣散。1929年秦庆霖又成立暂编第4师,不久因军纪败坏又被缴械遣散。抗战中秦庆霖曾任鲁苏皖边区游击第7纵队司令,1941年2月投敌,抗战胜利后经商,解放前夕旅居日本东京,1977年病逝。
张敬芝离军后在抗战时曾任安徽第三路抗日人民自卫军第2支队支队长,抗战胜利后亡故。
阎统贯离军后在抗战时曾任山东省鲁西行署保安第10旅副旅长,后事不详。
张敬尧在张宗昌兵败后离军,1933年5月因阴谋投敌叛国在天津被军统人员击毙。
袁家骥于1928年4月在山东丰县作战中被第二集团军石友三部击毙,一说在逃跑时为护兵击毙。
马祥斌遇难后,该军因仅余四团,刘和鼎为稳定部队,主动要求将暂编第11军番号撤销,部队再次缩编为独立第5师。因部队此时处于桂系势力范围内,刘和鼎请来桂系军官刘尚志来该部担任参谋长。北伐结束后,独立第5师与原北洋军第7师吴新田部二团合编为第4集团军第13师,师长易为张义纯,刘和鼎转任参谋长兼166旅旅长。1929年,刘和鼎逐走张义纯,率部投入中央军,部队改称第56师,不久奉命入闽剿共,此时序列如下:
第56师,师长刘和鼎,副师长严尔艾、陈万泰,参谋长汪纪成
第166旅,陈万泰,后易蒋炎,副旅长李凤春
第331团,汤邦桢
第332团,蒋炎,后易孔海鲲
第167旅,刘尚志,副旅长厉鼎璋
第333团,阎泽涵,后易甘复
第334团,李欢
第168旅,桂振远,副旅长蒋鸿
第335团,邱正华,后易查用钧
第336团,汤霖,后易田玉璠
1931年,该师在福建与红军作战,建宁之战中损失惨重,刘和鼎本人几乎被俘,团长汤霖阵亡。1933年12月,以第56师为主扩编第39军,刘和鼎升任军长。
1937年10月,56师隶属39军参加淞沪会战。战后168旅所属二团拨入罗卓英部,该师后调重新整补。抗战胜利前夕,39军裁撤,56师改隶92军。1949年,56师在92军编成内参加北平和平起义。
刘和鼎后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1947年3月退役任普济垦殖社总经理,1949年5月赴台,1969年4月在台中病逝。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