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1、公主——一般是正牌皇家女
“公主”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名称含义为“公为之主婚”,简称“公主”。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公”,周朝天子通常把女儿下嫁给诸侯,而周朝天子一般是不会为自己女儿主婚的,通常是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于是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所谓公主也者,乃“公”主持其婚礼之意也。
此外,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即今皇帝的姑母)称为大长公主。如汉武帝时,称景帝的姊姊为馆陶大长公主,称武帝的姊姊为平阳长公主等等。加上“长”字、“大”字,是表示尊祟的意思。
2、郡主——从皇家女降为皇戚女
两汉至两晋时期,郡主、县主都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到隋唐时代情况就不同了。隋唐时代,太子和诸亲王的女儿也可以封郡封县,称为郡主和县主。太子的女儿一般封郡,称为郡主,亲王的女儿封县,称为县主;明清两,,情况又有所不同,亲王的女儿统称为郡主,郡主的女儿才称为县主。
3、格格——谁说皇帝的女儿才是格格?
格格,为满语之译音,意为“小姐”,为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后金时,后金皇帝和贝勒满清贵族的称号的女儿都曾称“格格”。但到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以后,就在崇德元年公元年仿明设制,皇帝的女儿就开始称“公主”了。
至于“格格”,则为其他皇族女儿的称号。据《清史稿职官四公主表》载,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七年,又将格格分为数等,亲王之女封为郡主,称“和硕格格”;郡王之女封县主,贝勒之女封郡君,称“多罗格格”;贝子爵位名,位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之女封县君,称“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封乡君,称“格格”。
在清代公主的婚姻中,还有一种身份特殊的“格格”。公主嫁出皇宫之前,皇太后或皇后要挑选一名精明的宫女,随同嫁妆一道送到驸马家中,当夜与珊马同床试婚,称为“试婚格格”。翌日,这位试婚格格立即遣人将昨夜的体验,即驸马有无生理缺陷,有无阳疾等隐疾,将在床上的一切详细情况回报宫中。
公主完婚后,这位试婚格格便成为驸马的侧室,或继续留在公主身边当佣人。不过,清朝的这种试婚之仪,只限于皇室公主,一般王府贵族是不能有试婚之举的。
扩展资料:
一、公主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公主是指皇帝的女儿。周朝的时候,天子的女儿还没有叫做公主而是叫王姬,公主的称呼是到战国时期才有的。天子还有诸侯的女儿都可以称为公主也叫君主。比如在《史记 李斯传》中提到,李斯的儿子都娶了秦公主,这里秦公主是指秦王的女儿。公主的主是指主婚的意思。传说周朝中期天子嫁女儿给诸侯,不自主婚,让同姓诸侯主持婚事,所以才叫公主。到了汉代公主就专门是指天子的女儿了。
二、郡主的由来
晋开始公主封郡者叫做郡公主。南北朝时期也有郡公主。到了唐朝就开始有郡主了,不过那个时候是专门指太子的女儿。到了明朝的时候,亲王的女儿也可以叫为郡主。郡主以下的女儿称为“郡君”、“县君”、“乡君”。到了清代的时候郡主,也可以指亲王的女儿。
三、格格的由来
说起格格比较出名的当属琼瑶小说当中的《还珠格格》和《新月格格》。其实汉字中的名词并没有格格二字。格格在汉字中只是一个用来形容女子小声的形容词而已。名词格格是满文gege翻译成的汉语。
看过《还珠格格》和《新月格格》两部电视剧人会默认为格格其实就是皇帝的女儿,就是和公主没有区别。不过在满语当中gege是小姐、姐姐、姊妹的意思。所有满洲的贵族人家的女儿都可以叫做格格,比如满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女儿就专门叫做格格。不过后来清太宗仿制明制,就把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而格格就变成了王公的女儿。等到入关后,又做了新的规定,皇后生的女儿成为固伦公主,嫔妃所生的女儿成为和硕公主,亲王所生的女儿称为和硕格格。
郡王和这的女儿称为多罗格格。 公的女儿就叫做公格格。到了雍正时期又有一些变化,和硕格格改为了郡主,多罗格格改为县主。所以呢,格格并不是皇帝的女儿,连皇后或者皇弟收养的女儿都不可能称为格格,而称为公主。所以严格来讲,还珠格格和新月格格都是不正确的要叫做公主才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