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是关于易经这部着作的所有中国哲学思想之研究成果,从学术角度言,又可分为易经哲学(研究周易全书理论的哲学)及易经哲学史(研究历代对周易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历代藉周易以发扬新学的理论成果。)两个领域来处理。易经原为卜筮之书,是中国古代传统占卜成果之集结的作品,在占卜的学问中,包括了占卜的法则、结果的诠释、预测的准确与否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一套世界观的知识,所以就在占卜行为的全部过程中,建立了中国古代对世界认识的诸多知识,至周代以后,周文王等重要周文化的创建者,又对易学的全书作了重新的编写,终于出现流传至今的易经版本,是为周易,周易成书之后,因为其中体例完备,架构森然,反过头来提供了后人对世界再作研究时的参考起点,因此周易以其符号系统与观念系统,对中国哲学的儒家形上学、道教世界观、科技文明知识等及自然哲学上,(中医、天文、历算、气象、命相等)都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着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易学属于在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万事万物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问。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它起始于筮占但高于筮占。《易经》中记录了很多上古的古代历史事件,因此易经本于实践。《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础。易学分为道家易学与儒家易学,易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
易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伏羲、舜帝、周文王、老子与孔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提出了包括舜帝在内的“五圣同揆说”。五圣所“揆”为阴阳、三才观。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于2005年8月在青岛召开的“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明确宣布:是孔子“开创了易学”。
《易传》实际是易学专着,只不过因为孔子的圣人身份,其与《周易》一起成经了而已。《易传》是《易经》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他人的研易成果被统称为易学。
要真正理解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照中国文化本身的结构、途径和方法来看易学带给它的作用。从这个观点来看,其结果应该是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易学在整个中国文化里面的地位,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易学怎么样在中国整个的学术里面起着核心的领导的和一切密切相关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