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的关系

2020-05-19 文化 103阅读

关系如下:先说佛教、道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

1.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2.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

1.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

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2.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第三、佛教道教的各自特征

1.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2.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再说佛教、道教、之同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病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病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第四: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第五:注意药物扶持。如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

扩展资料: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佛教、道教、长期存在着严重的门户之见,彼此隔阂甚至相互诋毁。不过,历史上二教真正学有所成者,往往倒是能够屏弃门户之见,主张二教平等,相互学习。在很多佛、道、的经论中,往往能看到佛、道、二教被许多大德高僧高道们常常动辄“释曰”、“佛曰”或“道曰”,将各家说法平等的列置一块、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又有“二教一家”之说。

佛教,道教确实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它们的同,最主要的是佛教,道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二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道教-百度百科

佛教-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