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2022-08-20 时事 70阅读
(1)原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4分)弊端:会危及人的生存、产生争斗及社会动乱;会使国家和私人的财富耗空,从而产生大量弊端;会占用过多的土地用于居住而进一步减少耕地。(每点2分,共6分)(2)着眼点:民族生存(民族主义)和经济发展(民生主义)(2分)观点:A、认为中国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来自列强的人口压迫,主张中国要增加人口。(2分)B、认为发展经济(改良农业)可满足人口的增加。(1分)评价:积极:上述观点基于抵御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孙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忧虑;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2分)局限:未认识到民族的延续强盛依靠综合国力,并非建立在人口数量增加这单一标准上。(或未能科学、辩证认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3)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政治:国共内战的结束,和平安定时期的到来;经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科技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下受苏联人口理论的影响;(或人口科学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社会:人民中长期形成的宗嗣继承观念根深蒂固。(四个角度都应答到,共4分)推动当前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生育水平和人口增长率都处在很低的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立建立;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人口科学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生育意愿的显著变化。(任答三点得3分)试题分析:(1)原因:题目要求“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所以从农耕文明条件下生产发展和社会统治两个层面回答即可。弊端:根据韩非子的材料中“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苏东坡的材料中“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生”、《清史稿》中“盖藏自不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五倍)”等信息回答即可。(2)着眼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分析”,由材料二中的“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中国如果能够仿效法国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我们中国至少也应该可以养八万万人”等信息可以总结得出。观点:观点根据前一问中的信息即可总结得出。评价:要注意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即可。(3)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要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所以需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观念等角度回答,这需要结合必修教材中20世纪50年代这个时间出发去思考,然后从材料三中可以提取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等信息也可得出部分答案。推动当前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在物质的生产领域放弃了计划经济,我们有的理由在人的生产领域放弃计划经济了”、“生育独子化已经产生了四个严重的人口问题”等信息,还可以从经济发展和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相关科学发展的角度回答。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