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台亮相的都是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学者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因此很多媒体非常关注记者会。有记者问到关于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李德水委员认为,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平均7%,这就体现了十二五期间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要把发展和所有的成果更多用到民生上来。7%标志着十二五决不能再以牺牲环境过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高速增长,也不能盲目铺摊子,防止在地方上把十二五的规划发展目标层层加码的现象,要把十二五规划落到实处,李德水认为不追求高速度并不等于轻松一些偷懒一些,相反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建设良性社会需要下更大的工夫。关于就业问题十二五规划当中将我国平均增长目标定为7%,会不会对就业有影响,
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只要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重视结构调整就业问题就可以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不是看速度而是看它的质量,7%也不是低增长率,但是对于就业问题在当前主要是依靠结构调整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因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所以我们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吸引大量就业。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也要加大发展,吸引新增劳动力。另外,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微型企业。
对于粮价问题大家非常敏感,陈锡文委员认为,目前全球粮价已经突破2008年的最高点,谷物交易市场主要交易品种像小麦、大米等等几乎和去年同比翻了一番,国内的粮食生产和市场供给目前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他认为价格上涨是有限的。陈锡文还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强调会采取多种措施尤其发展生产、改善流通、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及保障对低收入者的补贴,相信中国的粮价会基本稳定。新闻发布会上委员们就民营经济、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淡化经济增长速度 重视经济发展质量
丁茂战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降,已经成为共识。笔者认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中国经济理性减速是在综合研判当今国内外新形势之后的主动“换档”,是以退为进、以降谋升的明智选择。
首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防通胀作为首要任务将扼制投资增长势头,调结构、上质量。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加上全球流动性宽裕、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国内成本推动等因素,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首要难题。今年金融管理部门以收紧货币流动性为主要手段的反通胀措施接连出台,每月都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这样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投资,其增长势头将有所扼制。
其次,房地产调控压力持续加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宏观经济增长动力。为了控制飙升的房价,一年多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持续的高压政策,限购、限贷、加税、增供叠加效应已经显现,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恐已酝酿质变。相关数据显示,销售量目前已经显著回落,坚挺的价格也开始松动。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既是保民生、抑房价的重要措施,也有平衡房地产投资下滑的用心。在商品房市场投资低迷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投资虽然能够填补部分缺口,但指望通过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来支撑投资增长目前尚不现实。
第三,居民消费增长不会大起大落,对外贸易顺差将会减少,国内消费和净出口很难填补投资减速造成的支撑经济增长的缺口。在投资增长动力削弱的情况下,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重任只能交由消费和净出口担当。然而,无论从消费还是从净出口来看,短期内都无力成为经济增长替代性支撑力量。消费率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特殊现象,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更是持续走低: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10年的48%。其中,居民消费率更低,去年只有35%左右。
我国对外出口确实已经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正常增长水平,但是在全球经济还没有完全走上正常增长轨道的情况下,西亚、北非政局又持续动荡,世界能源价格将持续攀升,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也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全球经济复苏将更加缓慢。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尤其是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通过扩大顺差来支撑经济增长已经不是优先政策选择。
最后,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倾向对经济增速也会产生影响。淡化经济增长速度、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成为政府的共识。各级政府会把更多的财力和精力用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加强节能环保和进行生态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