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曾是陆军总兵对海军战术一窍不通,他又是怎么指挥北洋水师呢?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

2020-04-29 综合 186阅读
首先,如果说丁汝昌没有什么“文化基础”,这是有道理的。据史料记载:“丁汝昌十岁失学,出外帮人放牛、放鸭、摆渡船等,以补贴家用”。他之所以能做上陆军总兵,加提督衔,完全是靠他在与太平军、捻军作战中所积累的战功。那么换句话说,他能当上陆军总兵,基本上也算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结果。
其次,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李鸿章的“点将”,他才被调“北洋海防差用”。当然,这一方面是李鸿章为了维护“淮系”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对于北洋水师成立以前的中国来说,基本谈不上有什么海军,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海军人才(储备)了。李鸿章此时能选中丁汝昌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应该也是看中了他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尤其是“善于学习”这一优点。
第三,自1888年丁汝昌担任北洋海军提督后,他的种种行为和现象也足以说明他确实是一个很关心时势、据理直谏、善于学习、严于律己的军事将领。只不过生不逢时,晚晴的时代背景没有给予他太多的时间。因此,之后中日之间爆发的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对于丁汝昌的海战指挥而言,只能是“现学现卖”。
第四,丁汝昌在黄海海战中对北洋水师的指挥,客观的说还是比较得当的。但之所以后来还是以失败告终,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之外,其实更主要的还是在于清政府的怯懦与无能。孙子兵法里说: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丁汝昌就属于后者,所以必然落得个悲剧的结局。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