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西欧庄园经济破灭后的经济形态是什么?有哪些表现?谢谢

2020-10-27 综合 386阅读
西欧的封建经济形态以庄园经济为最基本内容。这是因为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封受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 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在庄园经济的汪洋大海 中,又存在另一种独立的经济体系——城市经济。它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 经济体系,是与中世纪城市的性质和作用密切相关。因为这种城市是在封建 王权统治之外的一种独立的和自治的城市,其居民都是具有“市民权”的基 本上摆脱了封建依附关系的特权市民。因此,这种城市充满自由的空气,能 置身于封建王权统治的干涉和管制之外。由于城市所具有的这种性质,使中 世纪西欧的手工业和商业呈现出自己固有的特点。它们与封建王权并不发生 多少联系,形成为相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阶层和商人阶层。他们的生产生活不 受封建政权或地方封建主的管制,他们通过行会组织来管理自己的事务,每 一个市民都是一定行会的成员或准成员,城市实际上是由行会组成的。
庄园经济和城市经济虽然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其性质和特征却又极为相似。每一个庄园都是一个独立的,同时又是孤立的经济单位,人 们的经济生活都是在庄园之内得到满足,生产与消费间的距离不大。因此, 每个庄园的经济生活都是地方性的,是一种地区经济。城市虽是手工业和商 业中心,但都是控制在城市的商人公会和手工业行会之手的小型手工业或商 业;商人与顾主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几乎都是固定的。所以, 不论是商业还是手工业,市场都是非常狭小的;商品的购买者都是本城中的 市民,并且,这种市民都是特权市民,如果不能获得市民权,就不能在这个 城市中定居和营业。因此,城市经济也是一种地方性经济或者说是地区经济, 同样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是整个封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庄 园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这种独立性和相似性质,使西欧封建经济的形态结构呈 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当然,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不是完全封闭的。 由于广大封建主的奢侈消费需要从外界获得地方经济无法提供的许多消费品,由于独立商人阶层的存在,使得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既有需 要,也有可能。于是,除城市商业之外,地区贸易乃至国际贸易逐渐成为中 世纪西欧经济的重要内容。
从7—8 世纪开始,斯拉夫人发明的一种带轮的重犁在西欧各地特别是西欧北部 的平原地带传播开来。这种重犁很适合在北部平原地区由河流冲积而成的粘 质土壤上使用。因此,重犁的传播有力地促进了西欧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 也为新的土地耕作制度——轮作制度在西欧形成提供了条件。轮作制度的最 初形式是二圃制,这种制度要求把全村的土地分成两大块,一块秋季种植,另一块休耕一年以便恢复地力。随后,三圃制取代二圃制成为主要的轮作制 度。它把土地分成三块:一块秋播地,主要种麦类作物;一块春播地,主要 种燕麦和豆科植物;一块休耕地。16 世纪中期以后,不少地区在畜牧业发展 的基础上,把饲草纳入了轮作周期中,从而产生了四圃制、六圃制或更多圃 的轮作制。轮作制有效地维持了土壤肥力。从 9 世纪开始,由于套马法的改 进以及马蹄铁和车前横木的发明,马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此外,在兴修水 利和围海造田方面,也达到较高的水平。所有这一切,都为西欧农业生产的 繁荣提供了保障。因此,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西欧的农业生产都保持 增长势头。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许多作物被从世界各地引种到西欧,荒地不 断被开垦出来,畜牧业也日益发达。
手工业是在 10 世纪以后随着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随着交换 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拥有熟练手艺的农奴纷纷逃出庄园,在交通便利 而又较安全的地方聚居下来从事手工业生产。以此为开端,独立的城市手工 业在西欧各地发展起来。大约 11 世纪开始,人们把水力作为动力运用到纺 织、冶金、金属制造、木材加工等手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中。在机械设计方 面也不断取得进步:曲柄和复式曲柄被广泛运用于手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机 械时钟的原理在 14 世纪时已为人们所掌握;效率较高的织布机和纺纱机被逐 渐推广开来。15 世纪时德意志人开始掌握活字印刷技术。16 世纪以后,西欧 的手工业技术继续取得新的进步。11—15 世纪,从尼德兰的佛兰德尔到意大 利北部和德意志南部一带是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呢绒业、毛织业、 亚麻业、造船业、金属制造业等都达到很高水平。14—15 世纪时,这里出现 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形成了众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16 世 纪以后,荷兰和英国成为手工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荷兰的造船业规模巨大, 分工发达。毛纺织业、亚麻业、陶瓷业、印刷业等享有国际声誉。英国的毛 纺织业开始在西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采矿业、冶金业以及造船、造纸、建 筑等行业部获得迅速发展。西欧中世纪的手工业生产与城市的成长联系在一 起。城市手工业者完全与农业相脱离,而成为专门的手工业生产者。尽管在 庄园制瓦解后,西欧的广大农村也出现了兼营农业的小手工业者,但专门的 手工业者始终居支配地位。
西欧中世纪的商人阶层是在 11—12 世纪从城市手 工业者中分离出来的。他们以经商为独立职业。12 世纪以后,城市商业日益 发达,国际贸易的发展更为迅猛。发达的国际贸易可以说是西欧中世纪商业 的最大特色。12—13 世纪,西欧就形成具有国际贸易色彩的大型定期集市。 在众多定期集市中,法国香槟集市最为有名。到 14—15 世纪,西欧出现 4 个区域性贸易区,即地中海贸易区、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汉萨同盟、不 列颠贸易区。东西方贸易也达到相当大的规模。16 世纪以后,由于新航路的 开辟和重商主义思潮的弥漫,西欧的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 发展时期。地中海沿岸、中欧地区、波罗的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出现活跃的 国际贸易活动。在西欧和美洲、亚洲之间,伴随着殖民活动的开展,不公正 的国际贸易使大量财富流入欧洲。这一时期,西欧还产生了诸如合伙公司、 特许公司、股份公司等具有近代意义的商业组织。
在商业和国际贸易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信用和银行业在西欧逐渐成 长起来。12 世纪时,货币借贷在意大利已占有一定地位,还出现了海上保险 业务。一种具有票据色彩的债务证券也产生了。与此同时,银行业开始兴起, 但早期银行业主要掌握在意大利人手中。从 13 世纪末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意大利人垄断着全欧洲的银行业务。1587 年,威尼斯诞生了第一家较为 正规的“公立银行”。1609 年在阿姆斯特丹开业的汇兑银行,其业务活动已 具有“中央银行”性质。在信用工具和手段方面,从 14 世纪开始,汇票、支 票、本票等信用票据相继产生。到 16 世纪中期,票据贴现已成为一项重要的 银行业务。
14—15 世纪,在意大利北部、尼德兰南部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出现了手工 工场。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产生。手工工场一部分是 由行会手工业转化而来,一部分是商人用资本控制小生产者,把他们变为雇 佣工人的条件下出现的。16 世纪以后,在商品货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推动 下,资本主义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手工工场的数目大量增加,生产规模迅 速扩大,分工日益发达。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14—15 世纪,分 散的手工工场占绝大部分;16 世纪以后,集中手工工场日益成为主要形式。 除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发展之外,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和发展也深入到商业活 动和土地制度之中。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在土地经营中发 展的表现,又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日益发展的结果, 最终导致了封建时代的结束和资本主义时代的降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