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是否已经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会增强世界对于中国文学的关注?中国文学是否还需要增强自信与“修炼内功”?这些话题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界关注与思考的重要命题。
5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在京成立,一场以“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为主题的论坛同时举行。莫言、铁凝、贾平凹、苏童、童庆炳、李敬泽、陈思和等知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围绕以上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作家需要找回文学自信
“我认为我们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水准跟世界当下的水准并没有很大差距,差不多是在同一水平上,而且在我看来,跟莫言旗鼓相当的作家还有一谨升枣、二十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说道。在他看来,中国文学之所以难以走向世界,缺乏的是一份自信。
中国文学一直以来存在着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是没有文化自信力的表现。“我们试图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西方对我们的承认,这个道路隐含着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诉求,这是一个弱势文化的诉求。”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解释说。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不应是中国作家一厢情愿的事情,应该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需要。只有当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正进入到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时代,真正的对话和真正的走向世界,才可能实现。”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认为。
对于如何找回文学笑唤的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是写作者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语言和形式能够抵达经验,并且能够形成形式,并且能够最终抵达灵魂;第二,要学会阅读自信,要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不要看别人的眼色,大学就是要培养这种阅读自信;第三是要批评自信,如今的批评生态极其糟糕,大家都互相吹捧、一团和气,我们需要的是把祥拆自己的感受勇敢说出来。
“语言交流是有限的,可以通过其他来代替;而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代人,一个表情,一个身姿,一个自信心展示给其他的国家,这才是最好的东西。”
文学需要回归“初心”
“最近网络上、微博上、微信上经常有人发感慨,其中谈到了一个词,初心——最初的心,我很喜欢这个词。我觉得关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关于世界文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常常会忘了初心。”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说。
李敬泽口中的“初心”,指的是文学作品中蕴含的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化内涵。“在三十年前我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确实能够感到作家们和读者跨越不同的民族、地域、历史和时间,和我这一个在当时如此幼稚的心灵发生共鸣。我想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可能能做出无数的学问来,我们也可以从各种角度去加以解说和阐释,但重要的是不要忘记那个初心。”
不同国别间作家的沟通,并不会被语言所阻碍,“即使可以用英语做母语来写作,语言的交流也是有限的。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代人,一个表情,一个身姿,一个自信心展示给其他的国家,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这些,源自思想,源自灵魂。”张柠说。
“初心”的坚守,靠的不是翻译、不是形式,而是作家能否创作出有价值、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学作品,莫言在谈自己作品翻译的时候也强调,“文学的翻译不是真正的走向世界,书翻译过去给西方读者阅读,唤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的灵魂变得更美好,才是真正的实事。”
向世界展现一个全面的中国
文学不仅仅承载着写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也同样传递着中国的形象。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想要更好的走向世界,必须要向世界去展现一个全面的中国。
“一位国外的诗人曾经对我说,中国的经济很厉害,政治也很独特,但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你们文学来了解中国,你们通过文学传递出来的中国形象不存在。”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在论坛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在社科院研究员陈福民看来,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需要面临一个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的问题。陈福民谈到,现在很多欧洲人对于中国人的印象依然是穿着马褂、梳着辫子的那群人,而中国的文学不能够一味的去迎合世界的口味,而是让世界更好、更全面的去了解中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口味”。“在一个客观的自然主义的层面上,去认知中国经验的多侧面和复杂性,了解中国的多样性,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无论是做研究的也好,写作者也好,都有义务去呈现中国经验的复杂性,而不是单一性。”
对此,作家苏童引用了作家王安忆的一个观点——“去魅”,即不要依靠展示中国所谓的“劣根性”去特意地迎合什么,而是应该站在地球村的角度,去阐释全人类共通的东西,作家笔下的人物,应该是人,而不是所谓的中国人。这样的作品,才更具普世价值。
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
赵婀娜 李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