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花旗莲藕跟南斯拉夫雪莲藕有什么区别

2022-03-31 美食 456阅读
1.泰国与“泰国花奇莲”
也先介绍一下网上有关“泰国花奇莲”(也叫“泰国花奇藕”)的资料。这里,引用“山东神农水生蔬菜科研基地”的介绍:“泰国花奇莲是国内目前最高产的一种稀有莲藕,在泰国就独领风骚,以它的花、叶、莲藕的独特和产量的巨高称之为奇,得名为花奇莲。花奇莲要比普通莲花大而艳,观赏价值高,叶要比普通莲叶大近两倍,叶面直径80~100厘米,莲茎粗大强壮,产量更是诱人,亩产7000~9000公斤以上。泰国花奇莲藕身特大,洁白,主藕4~6节,长约1.5~2.3米,口感清脆、微甜、无渣、不涩,似水果味,淀粉含量高。特别声明:泰国花奇莲已通过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实用或冒用泰国花奇莲名字,如有违规使用或冒用,我中心将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顺便说明一下,本人在“山东神农水生蔬菜科研基地”网站上看到的所谓“已通过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商标,只是“花奇莲”三个字的“注册受理通知书”。请注意,“花奇莲”三个字的“注册受理通知书”不能说明“泰国花奇莲已通过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
本人在此只想说几句话,供参考:
其一:泰国莲(Nelumbonucifera)的分布很广,几乎遍布泰国全国。但是,泰国的莲藕栽培主要目的是采收花朵,其次是莲子,少部分采收莲藕,也有极少的地区采收荷叶干制成食品包装材料。泰国是个佛教国家,民众广泛信奉佛教,荷花主要用于敬佛。莲子栽培量不大,在泰国北部地区有少部分栽培,而且泰国莲子产量远不及中国的优良品种。至于莲藕,在泰国北部有极少部分采收食用,但相比中国莲藕品种而言,产量都很低。在中国莲藕种植者眼里,泰国莲藕基本没有栽培价值。相反,泰国专家反而在寻求引进中国的莲藕品种,譬如对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莲藕品种就曾经进行过引种试验。但是,由于生态型的差异,中泰两国的莲品种,在相互引种的时候,均表现出与原产地较大的差异。
其二:。泰国方面绝大多数涉及莲研究的专家或知名业余爱好者都来本单位考察交流过,累计不下50人次。可以说,泰国从事莲研究的专家和业余爱好者,本人所在单位专家与之大多有过接触和交流。所以,本人所在单位专家对泰国莲研究和生产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第三,就本人所知,泰国不存在“在泰国就独领风骚”,而且在中国山东地区表现为“国内目前最高产的一种稀有莲藕”品种“泰国花奇莲”。

2.南斯拉夫与“南斯拉夫雪藕”

据俄罗斯朋友介绍,在阿斯特拉罕州的伏尔加河三角洲地区(theVolgaRiverDelta)有栽培,但栽培规模小,而且主要用作观赏。那里的莲(Nelumbonucifera)在生态型上与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所产莲藕有较大差别,表现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藕形小,菜用价值远远不及中国产的莲藕。以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里海流域所产莲藕谈不上是“优质白莲藕”。那么,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即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亲本)究竟从哪里来的?
山东“齐鲁网”农科频道2006年4月17日播出的节目介绍,2000年在寿光菜博会上,徐守军“用自己跑运输积累的几万块钱资金”,购买了“外国品种叫南斯拉夫白雪藕”的120个莲子芽。不知道这一说法,是否可以说明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的来源。但是,即便如此,也值得怀疑。
还有个问题,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究竟从何而来?据称,是用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做母本“与我国优质白莲藕杂交”选育而来的。同样是山东“齐鲁网”农科频道2006年4月17日播出的节目,介绍了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选育者徐守军种植和“杂交”莲藕的事迹:
“2006年,草长莺飞的四月。我们挑战吉尼斯摄制组再次来到了平邑县徐守军的藕池旁。徐守军拿来挑战的是一个面积不到2分地的藕池,结果从里面挖出来了将近7000斤藕。根据这个结果推算,亩产量毛重在40000斤左右,净重也不低于30000斤。凭借这个成绩,徐守军不仅摘得了当月的月度冠军,还入围了年度总冠军的评选。徐守军是怎么取得这样高产量的呢,这还得慢慢谈起。”
“到了2002年……产量没有想象中的高,体型也不好看。他开始到各地找专家咨询,专家告诉他,藕的性状五年就会退化,要想保持高品质,就必须杂交。徐守军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开始尝试着杂交。这杂交的学问就更大了。一开始,老徐拿引进的品种跟鄂莲4号杂交。杂交之后口感不行,产量也不行,产量在4000左右。于是,老徐继续拿它跟鄂莲5号杂交了一次,品质还是不行。几次三番的失败没有让老徐气馁,他继续搜集新品种搞杂交。最后,在跟湖北的新品种179杂交了以后,藕的性状突然间发生了改变。口感好了,产量也提高了,只是形状不好看。徐守军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一边尝试着航天搭载,搞太空杂交莲藕新品种……”
从这段文字看出,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选育者徐守军从2002年开始所谓的莲藕“杂交”:第一次“杂交”的结果“口感不行,产量也不行”;第二次“杂交”的结果“品质还是不行”;经过了“几次三番的失败”后,于第×次“在跟湖北的新品种179杂交了以后,藕的性状突然间发生了改变。口感好了,产量也提高了,只是形状不好看”,也就得到了所谓新品种“南斯拉夫雪藕”,并且于2006年获得“亩产量毛重在40000斤左右,净重也不低于30000斤”的成绩。稍有育种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段文字是胡诌!莲藕杂交育种,哪似这般变戏法一样简单、快捷?湖北也不存在什么莲藕“新品种179”。要知道,莲藕杂交育种时,若2002年开始杂交,且一切顺利的话,则一个正常的育种程序至少为:
2002年:能获得杂交种子;
2003年:播种杂交种子获得植株(年初播种,最早于秋季才能观察莲藕的表现。不过,实际育种中,杂交单株地下部分即莲藕的鉴定筛选工作均在次年春季进行,而不在越冬前采挖观测鉴定,否则,种藕难以越冬);
2004年:初步(仅仅是初步结果,因为评价依据只能是单粒杂交莲子的后代)筛选出优选单株(春季筛选优良单株,用优选单株的种藕定植繁殖,进行无性繁殖,秋季才能观察到单株莲藕的表现);
2005-2006年:获得少量优良单株或株系的种藕进行试验或示范种植。
根据莲藕生长发育习性,选育出一个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品种,至少需要6~7年时间。莲藕杂交育种时,一次杂交,要得出后代产品“口感不行,产量也不行”,或“品质还是不行”,或“口感好了,产量也提高了,只是形状不好看”的评价结果,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从“齐鲁网”的介绍分析,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选育者徐守军至少进行过三次以上的“杂交”,而且是在上一次“杂交”的评价结果出来之后进行的下一次“杂交”。从时间上看,他得到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优选单株至少需要8~12年的时间。真不知道,徐守军进行所谓莲藕“杂交”时,在经历了“几次三番的失败”后,如何还能在2002-2006年的短短5年时间内,就选育出一个莲藕新品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