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要“会用”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教师必须会熟练的使用多媒体设备,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迎接21世纪对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挑战。
基于此,我们可以让老师参加一些培训,请一些专家等来做讲座或通过教师自学等途径来提高他们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二、教师要“善用”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加强直观,又有利于抽象概括,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导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与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来诱导学生置身于形象生动的学习场景之中,生动、巧妙的导入新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产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渴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这一过程,那就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开始教师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的”,教师又问:“为什么造圆形的呢?”这时学生不知如何解释,教师激情地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动物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播放汽车拉力赛:小猪驾驶方形轮子参赛,小兔驾驶椭圆形轮子参赛,小猴驾驶他的圆形轮子参赛。当比赛开始后,学生都放声大笑。这时,教师可设计一些解说词,增加气氛。说道:“小猪、小兔的车子今天是怎么啦,跑起来怎么一高一低的,开得那么吃力呀!小猴最轻松,比他们开的稳当多了,而且速度也快,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体会到问题思考意义。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而教学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电脑演示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求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善用交互,增加训练密度,提高练习效果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多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利用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科学、及时有效。学生练习出错时,电脑录音马上提示,耐心劝他不要灰心.鼓励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既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又复习巩固了知识。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数学学习材料,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实效性。但这些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受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优势,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
如在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统计初步》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非典”统计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的应用:“铁拉门的动态展示,技术人员使用伸缩尺制图,货车车厢之间的连接链等等,教师运用这些声、形组合的信息载体把学生带入了生活,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小学数学第七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资料:有的是地球南北两极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的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的接受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我们正是这样运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三、教师要“恰当”的用
(一)遵循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个别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引到放,从新授到练习,从概念到规律,都投影到屏幕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但思考得少。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的空间,学生收效甚微,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我们应明确,多媒体教学也应遵循认知规律,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单纯只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而忽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防“穿新鞋,走老路。”
(二)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辅助授课教师解决重难点教学问题,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每节课都用,而是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讲清楚的内容时才适合用。在课堂上,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和黑板、粉笔一样,只不过现代化水平高一点,因而,教师在讲课中不要完全依赖多媒体,不要把课堂变为课件展示。所以,任课教师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除了在课件上下大功夫,让课件尽量符合本节课的要求外,还应在教学基本功上多钻研,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而让多媒体课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之,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