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波兰文学是什么?
18世纪60年代起,波兰文学开始了近代启蒙运动,作品反映了对教会和贵族的批判,最著名的作家克拉西茨基(1735~1801)留下大量诗作,并创作了波兰第一部小说。1795年波兰被德奥意瓜分,民族解放斗争成为文学主题,维比茨基的《波兰没有灭亡》成为“军国诗歌”的标志,1830年被正式定为波兰国歌。与民族解放斗争融为一体的波兰浪漫主义文学战胜了一度流行的伪古典主义,成为文学主流,这一潮流的开拓者密茨凯维奇(1798~1855)1822年出版《歌谣与传奇》,揭开浪漫主义文学之幕。他的《格拉席娜》、《先人祭》、《十四行诗集》、《塔杜施先生》等作品影响了后代波兰文学,并将波兰民族文学引入世界文学之林。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还有侨居国外的诗人斯沃瓦茨基和克拉辛斯基(1812~1859),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时期还活跃着“立陶宛派”和“乌克兰派”诗人、评论家莫纳茨基(1804~1834)等,其中以“乌克兰派”的马尔捷夫斯基(1793~1826)、哥什钦斯基较为著名。19世纪40年代,华沙还出现了“吉卜赛派”和“热情派”的作家。1863年反抗沙俄占领者的一月起义失败后,沙俄对波兰的文化控制加剧。波兰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引入了西欧的实证哲学,文学潮流则转向现实主义,小说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代表作家有显克维奇(1846~1916)、普鲁斯(1847~1912)、奥热什科娃(1841~1910)、科诺普尼茨卡(1842~19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