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家长和考生的沟通应该重在一个“稳”字。也就是说,家长必须要明白,你们是不可能通过这点沟通让考生小宇宙爆发、从而在考场上超常发挥的;你所要追求的是保证考生心态和学习状态的平稳,从而顺利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的沟通应该围绕考生为中心。
考生需要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我们就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沟通。网络上有很多指导家长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儿、如何营造氛围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大多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考生自己的性格特点和需要。也许你家中的考生因为个人风格的原因,有很多不符合主流沟通方式的行为习惯。
家长没必要因为看了一两篇文章,就决定在这两天强行扭转。这样会起到反效果。如果要改变考生一些不好的思维习惯,以后有的是机会,不必赶在这一时。在确定了“稳”的原则和“从考生具体实际出发”的方针之后,家长的沟通就不会那么盲目了。如果考生特别想要和你谈论高考,那你就陪他聊一聊,顺便留心观察一下他的情绪中是否有焦虑的成分,如果有的话,不要直接指出来,因为他自己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你这一指出会让他顿时变得茫然和慌乱。
你悄悄地不着痕迹地抚慰他就可以了。如果考生不愿意谈及高考,那你也不谈。顺着他的话题,谈一些他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考生直接告诉你他很紧张,这时候你不要也跟着紧张起来。须知道,考生愿意向你袒露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其实是出于一种求救心里。他潜意识中需要一根救命稻草,而且觉得你就是那个能够成为救命稻草的人。
那么此刻你的所有话语都应该围绕着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这个目标出发。你不妨试着让考生明白,高考决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的共同奋战。无论成败,家人都是他最好的后盾。而以后的人生中,全家还会迎接更多的挑战,高考只是无数个挑战之一而已。如果考生告诉你他一点也不紧张。
那么此刻家长需要注意,也许你的孩子真的实力特别强早就准备好了;但是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压抑了内心的感受,以至于连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的压力。那么有可能会在高考的时候出现发挥不好的情况。怎么办呢,家长要试着让考生明白,无论紧张与否,都要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这一场考试。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适度的紧张是有利于临场发挥的。此外,无论是以上哪种沟通,都要建立在正常的作息规律基础上。换句话说,不要因为考前放的几天假把自己平时学习做题的节奏打乱了。每天要保持适度的练习量,维持做题的手感。此外再花时间翻一翻老师讲过的经典题型:并不是为了考前再抓什么得分点。
就是为了维持一种轻度紧张认真的状态,更有利于考试发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