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
对于许多刚入职场的信任,刚开始工作犯一些基础的错误,被领导批评指正后,有人就会想【完了,刚上班几天就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肯定给领导和同事留下很差的印象,以后不会有人信得过我做事,交付我重要的任务】,于是在后面的工作中谨小慎微,开会讨论的时候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被众人所遗忘。然而,有些人可能就不一样,在被指正后会想【多亏了这次的错误,让我以后少走很多弯路,领导亲自指正说明了他对我的重视,我后面一定要好好干】,于是在后面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业绩也蒸蒸日上。由此可见,不同信念B对同一事件A的解读引发的结果C天差地别。
就人的认知而言,外界事件A属于客观事实,B属于主观认知,ABC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认知未必符合客观事实,因此会产生不适宜的、高情绪负荷的反应C,如严重焦虑、抑郁。造成人们无法区分客观事实与错误认知的正是非理性信念,这些非理性信念通常都是内隐的,也就是人们无法主动想起它们,但在思考和认知过程中却无时无刻不受它们的影响。非理性信念有很多中,它们往往具有以下3个特征:
绝对化要求。这一类非理性信念通常与“必须”、“应该”等词联系,如“我必须得表现的很好,这样周围人才会欢迎我,我的生活才有意义”。这一类绝对化要求之所以非理性,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本没有错,但要求周围的人都欢迎自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的想法,而他人的想法你是无法左右的。
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与【隧道视野】相似,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外界单个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当作群体对自身的评价,进而贬低自身的价值。如演讲者在台上演讲时,发现坐在前排的一位观众听了5分钟后就开始玩手机、与他人耳语,于是就怀疑是不是自己讲的不好,这种怀疑一直持续到演讲结束,最后下台时一脸的落寞。但其实他讲的没问题,大部分观众也都听的很带劲,但由于一开始注意到了前排的那位观众,所以后面就将这位观众的反应当成了全部观众的心理反应,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糟糕至极的结果。这一类想法通常出现在事情没有按预定方向发展时,产生的惶恐、焦虑等负面情绪。如某同学从大三开始准备考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费尽心思准备了一年,成绩出来时却发现没考上,此时又已错过了找工作的黄金时期,于是有种被整个世界都抛弃的感觉,没人比自己更惨,整日郁郁寡欢。这种信念之所以说它不合理是因为任何事情没有一个最坏的结果,它总有可以改变的余地,而陷入这种极端的情绪只会使自身焦虑,迷失前进的方向。
扩展资料
认知上(Cognitively),通过科学的反问来根除“绝对化要求”。如当陷入“我必须得处处表现的很好,以此来赢得周围人的认同,使自己受欢迎”的思维时,不妨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各个方面都表现的很好?即便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每个人的标准与需求不一样,我又怎么满足得了呢?”
情绪上(Emotively),通过设想最坏的结果来改变原始的固有信念。比如害怕会做不好不敢接手一个新项目,可又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因此每天异常焦虑。这时可以设想最坏的结果是怎样,可能就是项目没做好被领导批评指正,紧接着作进一步的改进。这种结果不是糟糕至极,也并非不可接受。
行动上(Behaviorally),走出心理舒适区,做害怕做的事。比如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可以设想最坏的结果就是被拒,这个结果并没有那么可怕,因此可以在心里说服自己勇敢地去参与社交活动,不要拘泥于曾经生活的圈子中。
基于ABC理论,理性情绪疗法(RET)在治疗中会产生D和E,其中D—the Disputing of people's irrational Belief—是指治疗师引导来访者主动思考、辨别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改变非理性信念,使他们最终达到E—an Effective New Philosophy,一种新的、正确的人生观或信念。D的执行通常有以下3种方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情绪ABC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