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ABC理论

2020-10-28 母婴育儿 108阅读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孩子淘气,一个家长河东狮吼,甚至愚昧地痛下毒手,另一个家长则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在淘气中发挥聪明才智;孩子胆小害羞,一个家长心急火燎、强迫孩子多社交多应酬,另一个家长则接纳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孩子笨手笨脚,一个家长忍不住上前帮忙代劳,另一个家长则允许孩子犯错、平静地等待孩子自己摸索……
婆婆帮忙带孩子,一个人责怪婆婆思想顽固、总是引起育儿冲突和家庭矛盾,另一个人却心存感恩,觉得是婆婆让自己有机会追求事业。反之,婆婆不帮忙带孩子,一个人抱怨婆婆不体谅年轻人的压力,另一个人则庆幸自己能够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成长也不必面对婆媳之间的纷纷扰扰。
在同类事件中,决定结果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试着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ABC法则”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事情的决定性因素。
在“ABC法则”中,A代表Activatingevents,即诱发性事件;B代表Beliefs,即个人对A的想法、评价、态度和信念;C代表EmotionalandbehavioralConsequences,即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按照时间顺序,一定是先有A,再有B,最后是C。于是很多人以为,A是C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我们是因为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才生气、才悲伤。但是,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我们不妨想一想,决定C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