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题。简单介绍现代心理学五大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观点和他们的代表人物,并尝试从这五个方面解释“上课

2020-09-24 教育 125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八个:构造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机能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下面将分别介绍各派及其主要观点。
一 、构造心理学派
构造心理学堪称是科学心理学派的第一学派,其奠基人是冯特。构造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经验,包含感觉.意象.情感三种状态。感觉是知觉的要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情感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这些元素构成的。研究方法上,倡导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的方法,强调实验内省法。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研究的意识经验是与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对立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的经验的观察的描述,因而该学派有被称为“元素主义”。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简称行为主义。其根本的特点是排斥意识,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内省的方法研究主观的意识行为主义大致分为三个间断:
(1) 早期的行为主义 主张放弃意识而改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法而改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法。其特征是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映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接学习,环境决定论。(2)新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与反映之间的中介变量,用语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义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结实中介变量。(3)新的新行为主义 新的新行为主义认为给予思维.认知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看作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三、皮亚杰心理学派
皮亚杰心理学派是西方心理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心理学理论流派。他从生物角度出发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应该以来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这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的逻辑它勾画了一副完整的而动的认知发展蓝图,对而动思维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四、机能主义
它起源于美国.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是机能主义的先驱,他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以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原理为基础,认为人就是认识社会中成长,所以主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把心理分解为一些元素,而是应当研究人在适应环境中心理的机能作用。其在1890年发表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机能主义概念,他反对把意识分割为元素,认为意识是个整体,是一套连续不断的意识流。
其继承者杜威和安吉尔于20世纪处在芝加哥大学速立起了机能主义学派也称芝加哥学派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有所为”的科学。以有目的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认为心理活动的研究在于获得,保持,组织和评价人的经验,以指导行动.这一学派主张应对注意,学习,智能等对人的适应行为有用的心理过程进行研究。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它主张心理学应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人的发展自身的潜能.它反对贬低人性,把人性和社会文化对立起来的弗洛伊德主义,也反对在实验室里用心理变量来预测行为和控制行为的行为主义。
他们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自我的主观意识,着重探讨个体的自我觉知和自我对事件的解释;认为,人应该在充分发展自我的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一理论认为,人在争取需要的满足过程中,能产生人性的内在丰富感和幸福感,给人以最大的喜悦.这种主观的感受是对人的最高奖赏和鼓舞力量。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的角度看,心理学应当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还主张总结那些成功的自我实现者的人生道路.从而找到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
六、格式塔心理学
20世纪初(1912年)在德国出现了一个反对冯特构造主义的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意指形态、整体,英译文采用configuration,中文译为“完形”。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为魏特墨、考夫卡和柯勒。
他们主张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不决定于局部因素,因此反对冯特构造学派只强调分析的观点。魏特墨在观察物体运动中所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了“似动现象”,他把两条直线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呈现可被知觉为一条线的运动现象作了格式塔的说明,认为这一现象给人的知觉,不能以孤立的两条线来解释,这个运动现象是一个完形。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界物体在经验里被组织起来,被知觉为整体。例如,有一些并列的直线,其中排列紧密的被知觉为一组。这一现象被认为不决定于直线本身,而是决定于人脑对这些直线间的相互关系的组织力量。完形学派受当时物理学中“场”的理论的影响,认为人脑中有一磁场,是这个场的力量分布决定人的知觉;他们力图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物理现象。
柯勒还把格式塔概念扩大到学习问题上,从事物的联系和整体观点研究动物的智慧。他从黑猩猩叠木箱取食物的现象中提出“顿悟说”,从动物迂回取食的实验来解释,认为取食的成功或顿悟的出现,是建立了新的完形;旧完形的破坏和新完形的出现,就是创造性思维。
七、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德洛伊。1895年,弗洛伊德和与他共同开办精神病诊所的布鲁伊尔著《癔病研究》一书出版,该书可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建立的标志。1900年弗洛伊德著作《梦的解析》,1910年其作品《精神分析引论》的问世,加之他多年的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体系。
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导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人的某些本能和欲望由于某种原因或受社会习俗、道德、法律的约束而产生恐惧或忧虑时,这些欲望和冲动就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去而不在人的意识里呈现。这就是导致精神疾患的原因。弗洛伊德在不同时期采用催眠疗法、宣泄疗法、梦的解释和自由联想法,引导病人回忆和说出自己的情况,当那些被压抑的体验和情绪说出来之后,紧张心情得到松缓,就达到了治疗的效果。这就是精神分析的来源。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梦的学说、泛性论等,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系统概念。弗洛伊德在后期,还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以及人格形成的系统理论,从而形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完整体系。
其后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学说。那些学者虽仍沿用潜意识、压抑精神决定论等概念,也继承了精神分析的一些治疗技术,如自由联想、释梦等,甚至也同意潜意识冲动决定人的行为的理论,但是他们更多地强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
八、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是在行为主义衰落,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于本世纪60年代末所写《认知心理学》一书,被看为是认知心理学建立的开端。司马贺和纽维尔在计算机与心理学的结合上做出了贡献。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于,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接受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加工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例如某种组合的线条,通过视觉系统把这一信息传递到脑,产生对组合线条的图式。同时还发动与此线条刺激有关的认知——比如说是一个几何图形或一个汉字。
认知心理学研究高级的心理过程,它在感觉登记的基础上,进行编码和译码,存贮和提取,也就是知觉、记忆、思维、推理、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等过程。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