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2022-07-30 教育 64阅读
地理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的主体是课堂教学艺术。针对地理学科特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导入新课——一石击破水中天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奠定整个课堂教学艺术成功的基调。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可以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波动效果: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展示图表,实例开讲;巧用诗歌,趣引故事„„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开始就像被一块无形的磁石紧紧吸住一样。如讲“日界线”时,引用麦哲伦一行环球航行一周丢掉一天的故事;讲“洋流”时,引用二次世界大战时“洋流助战”的故事;讲“南极烈风”时,引用生锈的锚链一夜之间被风吹得铮亮的故事等,都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材导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材导读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课文、读图表。指导学生会读、读好课文是地理常规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材上“圈点批注”,做到一般描述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难内容仔细读,前后联系对比读;教会学生读文与读图结合,按照“左图右书、图文对照、以文解图、以图释文”的方法来读书,将文字内容落实到地图上。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采取讲前必读、讲中有读、以读代讲(浅显易懂的内容)、读中有练、读后小议等多种形式做读书训练,对于丰富地理教学课堂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大有裨益。
讲授新知——语不惊人誓不休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靠教师的言传。一个教师,满腹经纶,但不善于表达,就不能很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老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具备高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做到“语不惊人誓不休”。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讲究语言艺术:描述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时,要形象生动,造成一种地理意境,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如讲述日本的富士山时,可以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彩图,并介绍“富士山呈圆锥形,山顶的积雪就像秀丽的少女戴了一顶白色的草帽,缭绕的白云似一条白色的纱巾,更增添了富士山的妩媚”。虽是寥寥数语,却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讲解地理概念和原理时,要严密准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化抽象为具体。如讲洋流的概念时,可形象地把它称为“水中的河流”;讲梅雨的成因时,则可用“拉锯战”来点明特点。在总结地理规律时,可抓住要领,编成口诀,言简意赅。
教师准确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衔接过渡——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承转来衔接不同的教学内容。贴切自然的过渡,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教师可凭借一些“穿针引线”的话,将整个教学过程衔接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一位老师在讲“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两个知识点时,是这样过渡的:引导学生认识了大气的削弱作用,并顺利地解决了“为何青藏

高原太阳辐射强度大”这一问题之后,教师抓住时机,趁学生正一个个“自鸣得意”之际,问道:“太阳辐射强度大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为何比较低?”学生似乎有些疑惑了。“凡是去过青藏高原‘日光城’拉萨的人,都深有体会——头上热滚滚,脚下凉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这是为什么?”教师绘声绘色地进一步推波助澜„„(顿时,教室里一片沉寂)教师环视教室一周之后,打破僵局:“那就让我们一同看看大气的另一种作用——保温作用吧!”这位教师借助新颖的材料,使衔接过渡显得情趣盎然;通过巧妙的质疑,使学生欲答而不能。带着悬念,带着迫切要求问题得到解答的心理,学生们怀着强烈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大气的保温作用”的学习之中。这种自然而巧妙的过渡,使教材内容通畅连贯,促进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设疑激趣——盘马弯弓惜不发有经验的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水平,有意识地设置障碍,制造矛盾,设疑问难,强化思维,引而不发,使学生学习知识犹如在迷宫中寻找通道,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节课结束仍意犹未尽。例如在讲“洋流”一节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设了这样一个疑问:“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从印度半岛到非洲东海岸去,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时择选择在夏季,这是为什么?”学生急于得到正确答案,求知欲受到了激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课堂处于活跃而紧张的气氛中,为地理原理的讲授创造适宜的氛围。
联系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气象气候、地震火山、旅游金融等自然现象和人文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每每要用地理原理进行解释。可以说,地理本来就是生活知识能力的日常教科书,地理课的特色在于应用生活实例综合教学,在于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观念。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地理信息作为教学资源。例如:在讲天气的概念时,通过让学生对当天天气以及平时收听、收看到的天气预报进行分析,总结出天气概念。这样,通过对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或现象的分析,说明了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原理,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又如在进行“环境问题”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环境污染的现实,明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身边的现象,如乱扔垃圾,乱排废气、废水及噪声污染等,使学生懂得环境与人的关系。地理课堂教学引入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收到了良好效果:学生觉得地理事物距他们很近,所学知识很实用,从而乐于接受,增长了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了适应生活实际的能力。
巧留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留一点回味、思考的余地。地理课堂中的巧留空白,使教学过程中美的升华。课堂上,教师绝对不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而应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教师在课堂里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全体学生,教会他们使用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然后巧留空白,使每一位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求答案,从而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学习“气旋和反气旋”时,我在讲解、分析、图示了气旋的气压状况、气流状况、风向和天气特征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完成反气旋的特征;讲清楚“北半球一月份等温线大陆上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后,对于七月份的情况有意卡住,让学生填充,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立刻作出正确的判断。
板书设计——删繁就简三秋树
地理课堂教学板书按形式分为文字板书、板画和板图。很多老师精心课,在设计文字板书时,注重“冗繁削尽留清瘦”,言简意赅,高度概括,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在板图的设计中注重色彩的搭配:用红色等暖色去画暖流、夏季风等,用蓝色等冷色去画寒流、冬季风等,能使学生从色彩的感觉中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板书中的重点语句用彩色笔书写以示强调,教学中适时出示挂图,与板书、板图合理搭配,利用色彩美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细胞加强记忆。教师高超精湛的教学板书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受到了知识美、艺术美的熏陶。
课堂小结——余音绕梁味无穷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完美的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完美;教师在结束新课时,可采用提纲挈领,归纳总结;动口动手,练习检测;巧设悬念,承前启后;知识疏理,绘图列表等既符合教学要求,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再学之乐。例如我在教完“经纬网”一节后,留了两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讨论:①有一个人要修一座房子,要求四面留门且各门都朝正北方向,该房子应修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②两个人对面而立,但又都是朝正南方向,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结尾,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达到余音绕梁,余味无穷的效果。
课堂教学技巧作为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技巧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只有不断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宝剑锋从磨砺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只要持之以恒,勇于探索,就能获得好的经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