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额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0-04-28 教育 132阅读
“小班额教学”是当代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们甘肃省民勤县收成乡农村地区,由于近年来向周边特别是新城区迁移,加之打工子女进城就读的影响,从而直接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数量大大减少。探究小班额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带给学生温馨的学习环境的和人文关怀,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成为可能。
一、课桌的摆放为教学开扇窗
以前由于班上学生多,学生座位只有一种排列法——“插秧式”,因为这种排法最节省教室有限的空间。但现在空间已经不成问题,怎么摆最合理?我们的“小班额”教学模式下,课桌的摆放应该为教学服务,方便师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密度,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起来,解决原来课堂上学生参与面狭窄的弊端,师生共同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个人潜力得到发挥,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掘个人潜力,张扬个性。
二、充足的空间时间为教学做基础
学生的减少,意味着原来的教室现在有大片的空间留下来了,教师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到教室的设计和布置中,师生共做共享,有助于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也能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借机培养他们的创作、动手能力,让教室成为家,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独特、轻松、优美,赏心悦目。另外,学生人数的大量减少,使老师也有了更多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辅导,让教师的目光能看到每一位学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更多有益帮助。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也变得轻松起来,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观察、学习,学会欣赏,学会感受。
三、发挥因材施教的特点,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不同的层面都能得到发展。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并进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承认差异,面对差异因材施教,“小班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小班教师在备课时要更好地备学生。哪些人需要多指导、哪些人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到人,考虑不同学生的层次,在各方面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同一题目教师可以设计坡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同学生也有区别,一部分为必做题,另一部分为选做题。正因为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差异,我的学生人人都能“吃饱”,甚至“吃好”。学困生减少了,整体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小班化教学由于课堂上增加了针对性,课后主要是个别辅导,为减轻师生负担创造了条件。
四、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仪可以进行知识的交流,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和倾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小组的学习方法。合作时要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工,合作之前要对合作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合作时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动起来,而且要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还要关注后进生,确保后进生也能学会所学知识,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突破难点,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本课重难点,课堂上在学生个人无法完成的地方进行小组学习,以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让合作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班级学生少,可以以同桌为小组,也可以前后桌为小组交流。在安排座位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让他们在交流合作时可以取长补短,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缓和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害怕心理,更加激发创造性,增强小组凝聚力,增强团队精神。
五、科学的评价分层
评价标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当把评价作为手段,以此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为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问答、作业练习上分出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同一问题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他们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这样就能及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