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大概是什么

2021-08-19 文化 448阅读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简介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扩展资料:

历史

1901年在埃兰古城苏萨(今属于伊朗)发现,为一黑色的玄武岩圆柱,现存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圆柱上端有汉摩拉比从太阳神夏马修(Shamash),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下面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全文,除序言与结语外全文共收录282条条文,范畴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处罚奴隶等。

汉摩拉比法典将人分为三种等级: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王室奴隶、自由民所属奴隶、公民私人奴隶)

汉谟拉比法典全文结构可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尽自身所有身家以恩报恩

发现过程

在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

石柱两米半高.它的上方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一个坐着,右手握着一根短棍;另一个站着,双手打拱,好像在朝拜.石柱的下部,刻着像箭头或钉头那样的文字.经考证,这正是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汉谟拉比法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谟拉比法典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