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020-10-28 综合 413阅读

一、汉谟拉比的统治: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一是由于当时的外部环境对他有利。玛里和埃什努那已臣服于亚述,伊新也逐渐衰落,拉尔萨一度被东方埃兰人征服;二是他采取了灵活机智的外交策略。

为了统一大业,他首先同拉尔萨结盟,一举灭亡伊新,继而又与玛里结好,帮助玛里摆脱亚述的控制,在玛里的支持下占领拉尔萨。最后他挥师直逼玛里城下,迫使玛里国王臣服。

后来,汉谟拉比对亚述用兵,战胜了亚述军队及其盟军。到他统治的最后两年,古巴比伦的领土达到了最大规模:南到波斯湾,北至今土耳其南境,东起扎格罗斯山脉,西迄叙利亚。

汉谟拉比不仅以武力和外交手段统一了两河流域,而且还用政治手段对这个已进入帝国时代的统一大国实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从他的诏书中足以看出,这位事必躬亲的帝王几乎独揽国家的一切大权。

他亲自过问官吏的升降、受贿官吏的审理、军队的调动、法律的制定、灌溉运河的疏浚和开凿以及神庙经济的管理等问题。为强化君权,汉谟拉比极力向臣民宣扬君权神授,说他是“命中注定的王”,是最高神马都克命令他“治理人民”。

二、古巴比伦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

汉谟拉比在治国方面最突出的政绩是他制定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原文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在一块高2.2米、底部周长I.9米的玄武岩石碑上。石碑上部有浮雕,表现主管司法的太阳神沙马什将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的情景。

浮雕下部是法典铭文。公元前1150年前后,埃兰人入侵巴比伦尼亚,将该石碑作为战利品运往埃兰首都苏萨,并将石碑正面一部分铭文磨掉。1901年至1902年法国考古队在苏萨发掘得到此碑,使埋藏了3000年之久的法典碑文重见天日。此碑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碑上被抹掉的部分铭文,幸亏有后来在苏萨和其他地方发现的以及亚述图书馆保存的法典副本(泥板断片),才予以补充复原。汉谟拉比自我标榜,吹嘘自己是人民父亲般的君主,根据伟大的法官之神沙马什之命令,把公正的法律铭刻在石碑上,希望未来的国王能够遵照执行。

2、经济:

古巴比伦时期的高利贷活动很兴盛。法典规定,贷谷利率为33.33%,贷银利率为20%。在贷谷、贷银和还债时,需要监察人和证人在场。

3、社会:

古巴比伦王国遗存了不少落后的社会现象。法典中就保存了某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原始的同态复仇性质的习惯法残余。如:伤人眼者还伤其眼,折人骨者还折其骨;为人筑屋者,如因施工不牢,屋塌,致房主死亡,则本人处死刑,如致房主之子死亡,

则其子应处死;如某人将一孕妇殴打致死,则殴打者之女应被处死。除上述一报还一报的习惯法外,法典甚至规定让河神审判被控犯巫术罪的人和被控犯通奸罪的妻子。

扩展资料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乌尔第三王朝前,来自马瑞的阿卡德将军伊什比埃拉,被派往伊辛(Isin)购买谷物,他就在那里建都并宣布独立。公元前2003年,埃兰攻占乌尔城,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乌尔城被毁,国王伊比苏恩被绑缚埃兰安善城。

公元前1996年伊什比埃拉赶走了埃兰人占领了乌尔城,建立伊辛第一王朝掌握了南美索不达米亚的霸权。随后阿摩利人的拉尔沙从伊辛独立出去,伊辛和拉尔沙对峙多年 。

公元前19世纪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 摆脱伊新的控制, 其首领苏木阿布( 前1894~前1881在位 )建立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巴比伦王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