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熬夜成常态,该如何正确看待?根据网络一项“熬夜健康调查”,超五成网友表示经常或一直在零点后入睡,18.18%的人更通常超过凌晨1时才睡觉。很多人平时熬夜缺觉,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就猛补,一睡就是一天,早饭、午饭常常在睡梦中被省略掉。而在微博上,关于“别拿生命来熬夜”话题,也成为热点。有3万多人表示自己经常因为复习和加班熬夜,有1万多人说自己天生就是熬夜族,早了睡不着。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
记者采访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多名学生,发现宿舍断网时间是23点半。但能够在这个时间准点睡觉的几乎没有,近半数的学生会在断网后才去洗漱,差不多凌晨左右才会上床,之后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和微博,1点左右睡觉成为大学生的“集体生物钟”。
期末备考期间是大学生熬夜最多、也是熬夜时间最长的时候。而在平时,熬夜最多的是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干部,因为要兼顾学习和工作,所以经常熬夜。
14新闻专业左玲玲是“熬夜达人”。一方面熬夜已经成为她的习惯,“一到夜里就精神抖擞”;另一方面,她任班级学习委员以及院学生会干事,也参加了学校的其他组织,这些职务让她感慨自己有“三头六臂”都忙不过来,不得不走上了熬夜的“不归路”。宿舍熄灯后还常常看到她对着电脑写稿、改稿,“凌晨一点以后睡觉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会到一俩点。”
“室友们也是这样:有的下过自习运动跑步回来就玩会手机;有的看看书、写作业;有的忙学生会的事”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又熬夜了,不知不觉就到了那个点。“闲暇的时候,“开心消消乐”游戏几乎成了最大的休闲方式。”她表示以后会更注重如何高效、高质地完成每一件事,给自己多一点休息时间。
12级光信息汪浩是一名考研党,晚上11点之前都会在一教看书,回到寝室后洗洗也就睡了。这是每天固定的习惯了。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大学生熬夜其实是为了“娱乐和休闲”。
11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张敏翔表示熬夜是家常便饭。经常1点左右,室友还对着屏幕玩游戏,“一看1点了,该睡了,室友还对着屏幕聚精会神呢。”他说到自己身边半夜玩手机、看电视、看书的大有人在,“太早大家都睡不着”。他认为大学生熬夜最多的人是“游戏党”和“电视党”,宿舍里也偶尔会为了打牌、看电视等集体熬夜,有时候如果一个室友很晚入睡,难免影响到其他人的入睡时间。
热衷于追剧的14级某专业陆同学是“一开始追剧就停不下来”的姑娘。等到零点电视剧更新后看完最新的集数再去睡觉是她的“生活常态”。
其实,大学生也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我也一直努力去改变熬夜的坏习惯,但生物钟真的很难改。”陆同学说,她表示“尽量少熬夜,毕竟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熬夜不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黄山学院特聘教师车晓晴教授对大学生熬夜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没有哪个学校:中学、中专、大专、本科,都是把学习的时间安排在白天,除了有特殊工作的性质的人,他才是昼夜颠倒,即白天睡觉,晚上干活。如果我们的大学生也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俩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大学生自控能力很差,很任性,不按照生物钟的规律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虽然学校每天给你排了课,但你还是可以掌控的。如果大学生习惯于熬夜,说明大学生很任性,对自己的生活是没有基本的要求和标准的,随心所欲,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第二,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计划。一个学生没有计划的学习是混日子,另一个就是不会学习,学习生活是无序的。还有就是现代化的生活——手机也广泛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学知识、长本事、涨能力的,昼夜倒转影响学习状态。同时,这也是对自己学习生活的责任与担当的体现。”大学生需要找到上大学的意义、目标,端正思想学习状态,合理安排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