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为什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要相适应

2020-06-17 健康养生 413阅读

案例:井田制的瓦解。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

春秋晚期,井田制逐渐瓦解了。促成这一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人们开辟广阔的山林,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带来了方便。

因此,井田制的“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形式过时了,其所创造的生产力已经不再与生产关系相适应。而分散的、一个体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

扩展资料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

1、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相适合,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3、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

4、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运动和发展的,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原有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就会产生革命性变革,由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田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