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参加运动竞赛的时候,在场外的爸妈往往比场内的孩子还紧张,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巴不得自己能下去帮忙把球给抢过来。爸妈重视孩子的体育活动固然是件好事,但您怎样看待孩子运动竞赛的输赢呢?
许多爸妈都知道要培养孩子的运动家精神,而所谓运动家精神,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胜不骄败不馁;然而,当孩子输了比赛时,您是否会一直责怪孩子,或在事过境迁之后还在唠叨:「你昨天如果 …… 就不会输了」?如果您是以这种态度对待输了比赛的孩子,那么其实您正在为运动家精神作最差的示范。
参与运动竞赛,不管是接力赛跑也好,打棒球、篮球也好,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孩子可从中学习团队合作,也藉由意识到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分子,而发展出正面的自我概念。另外,学习面对成功与失败,更是竞赛活动所能给予孩子最珍贵的一课。
爸妈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家精神呢?
1.抱持「尽力就好」的态度。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竞赛,并且告诉他只要尽全力,赢不赢都没有关系。
2.教孩子遵守游戏规则。告诉孩子在团体中要接受团体规范,也要确实遵守游戏规则,不可任意而为,因大家不可能迁就他一人。
3.教孩子在挫折时平抚自己的情绪。安慰因输了比赛而沮丧的孩子,输赢在比赛中本来就是很平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也没人会因此责怪他,看开一点,下次再加一点油赢回来就好啦!
4.教孩子尊重他人。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敌队,也是可敬的对手,要一样的尊重,千万不可在我方胜利时,对对方队员大加讽刺嘲笑,或是在我方失败时,向对方报复泄忿。
5.示范如何表现运动家精神。孩子若能从父母身上看到具体的运动家精神,会比空洞地讲道理更有说服力。例如,自己参加球类比赛时,让孩子也来观战,不但要在比赛中表现出该有的风范,并在赛后与对方队员握手言欢,让旁观的孩子体会「比赛就是比赛,比完后大家还是朋友」的精神。
要孩子学会运动家精神,大人的态度非常重要。爸妈自己不可太在意孩子参加比赛时的输赢,否则不但给孩子压力,也会使他把输赢看得太重要,而无法接受失败的事实。其实,运动重在参与,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只要孩子在竞赛中学得最宝贵的经验及人生态度,那就值得了,没有赢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