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有何区别?

2020-06-24 财经 191阅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现行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用途分为八个大类,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的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因此,该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上海统计年鉴的1978年到2011年间的数据来看,http://www.stats-sh.gov.cn/tjnj/nj12.htm?d1=2012tjnj/C0801.htm,两者有以下区别和联系:
除了1979年~1981年,1985年~1989年之间这两段时间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都高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涨幅。
这33年积累下来,和1978年价格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明显要高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约高了58%。
存在差异无外乎是由于两者的统计范围不同。按照定义的字面意思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只包含零售商品,不包含服务和居住类等,而后两者恰恰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这个解释符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涨价厉害的是人工工资和不动产等,而商品价格由于制造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提价空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