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认识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020-07-15 财经 141阅读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CPI的调查内容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3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编制CPI所用权数是依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调查资料中的消费支出构成确定的。目前,CPI调查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500多个市县50000多个调查网点。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全国调查系统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的直接调查方式,由近3000名专职物价调查员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贸市场和商店现场采集价格资料。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至少每五天调查一次价格,保证了CPI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国的CPI权数每年都做一些小调整,每五年做一次大调整。
我国CPI编制工作已经进行了20多年,其方法制度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在数据采集、指数计算和权数获取等方面已经基本与国际上CPI编制水平较高的国家处于同一水平。为了保持我国CPI编制方法与国际接轨,我们每年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的同行进行广泛的讨论与交流,并将数据和调查方法按照IMF数据公布通用系统的要求公布在IMF网站上。
应该说,经过20多年实践的检验,我国CPI的统计结果反映了居民消费价格的实际变动情况,为价格体制改革、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核算等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尽管我国的CPI统计在某些方面有待改进,但总的来看,无论是从方法上、技术上,还是从组织上都是与国际接轨的。现行的CPI统计是科学的,结果也是可信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