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稳定状态”就是“不再吸、放热时物体的温度”
但是公式牵涉到微积分的知识,我这里就不拿出来了
但是,可以对公式进行一下通俗解释
假设存在一个正方体的物体,取两个相互正对的面,比如说一个铁块的顶面和底面,进行分析。
首先有个明确的前提:
热量在介质中传导的过程中会对介质进行加热。
假设顶面是高温区,温度控制在100度;底面是低温区,60度(单位均为摄氏度)。
这个铁块的平均温度就肯定是60到100之间的某个值。
而每个独立平面的温度不同
科学家测定的结果是:随着测定点位置的不同,测定点的温度也不同。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画出一条函数曲线,变量是测定点所处平面到顶面(底面,两者道理上是一样的)的距离,函数值是平面的温度。
而这个函数图像并不是一条直线,是一条曲线。图线所表示的意义是越接近顶面,温度下降的越慢;越接近底面,温度上升的越慢。
对于不同的顶、底面温度以及不同的材质,我们可以画出的图像都不一样。
依据实验数据作图得到这么一个结论:
物质的导热性能越好,从温度最低平面到温度最高平面之间的温度-距离图像就越像一条直线;导热性能越差,图像就越像一个英文字母"S"。
高低温区温差越小,从温度最低平面到温度最高平面之间的温度-距离图像就越像一条直线;高低温区温差越大,图像就越像一个英文字母"S"。
豆腐的导热性能绝对很差。
假设有这么两块冻豆腐放在容器里,四周都是水。A浸在热水中(60度),B浸在冷水中。(5度〕
我们这个理想试验中的高温区就是豆腐的六个外表面,
低温区就是豆腐的几何中心。
一句我上文中给出的结论,对两块豆腐都能做出"S"形图像。
我们要注意的是,A豆腐的高低温温差大,所以中心区附近有一块温度和最低点接近的区域难以升温的地方,这一块在实际生活中就完全没有化开,还是冻着的;B豆腐也存在这么一个区域,但是由于高低温区温差小,所以,豆腐内部温度基本上是均匀变化的(图形类似于直线),因此不会出现外面解冻了,里面还是冻着的这种尴尬现象。
既然A豆腐是终究没有完全解冻,自然是用凉水的B豆腐优先被我们吃掉啦。哈哈哈哈!
至于东北的冻梨用冰水解冻;人冻伤时不要烤火,不要用热敷,反而要用冷水疗伤,都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