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份关于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表!

2020-05-26 教育 97阅读
 [关键词] 体育消费大学生消费意识消费水平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健康投资的理念。体育消费作为提高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未来社会消费的热点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量的体育消费支出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体育运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证,也是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得以开拓和发展壮大的经济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很落后,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作为大学生,他们是体育运动开展很广泛的群体,其体育消费行为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人们体育消费行为的走向。本文着重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及有关部门制定体育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北省部分高校非体育专业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与相关书籍。
(2)问卷调查法: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学调查的理论与方法拟定调查问卷,并请有关专家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为论文的分析提供了实证材料和数据。本文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0份,回收率96.67% ,其中有效问卷569份,有效率98.10% 。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

1.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表1 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调查表
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体现”理解最深,占总人数的36.2%,其次是“体育锻炼应该由个人和学校共同投资”,占23.3%。由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殊性,即学生本身就处在消费者的位置,本身没有收入,大多数靠父母供给,因此在个人体育消费方面希望能由学校和个人共同投资。
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前提,人类只有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其它方面的需求。按照恩格斯的需求分类,体育消费是属于发展和享受需要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往往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务性体育消费的比重会不断增大。现阶段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劳务性体育消费所占比重较低,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会逐步由物质产品的消费转向以发展和完善自我、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体育劳务消费上。
表2 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情况调查表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运动服装、鞋、帽、袜等的消费方面,男女生的选择比例都比较高,几乎没有差异。主要是因为这些体育消费品具有可替代性,运动服既可以参加体育活动穿,又可以代替普通衣物穿着,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到俱乐部锻炼”这一选择项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可能主要是因为性别不同喜好项目不同的原因。女生比较喜欢健美操、形体训练及小球类项目,而男生则更喜欢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3.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体育消费在某一时间的水平。通过调查发现,男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200元以上和100--150元两个档次中,而女生能够承受的消费则集中在150--200元,占女生总数的31.41%。利用组中值加权法求得男生年均体育消费为145.55元,女生的年均体育消费额为138.44元。欧杨柳青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在2000年的人均体育消费额为人民币78.5元。我省大学生年均体育消费远远高于我国居民年均体育消费水平。究其原因:第一,高校学生与普通居民相比具备了较高的体育消费能力,即消费者所具备的善于消费以及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他们不仅对体育消费的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能够认识到体育消费的生物和社会价值。第二,大学生较普通居民而言有较多的消费时间。由于高校学生大多寄宿在学校,学校提供的后勤服务使其花费在这方面的时间减少到最少,为其进行体育消费创造了条件。第三,高校学生由于受高校体育锻炼环境的影响,其体育消费意识较普通居民要好。
表3 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调查表

四、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缺乏场地器材、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有资料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场地到目前为止也不超过0.8平方米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竟达16平方米,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的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还受消费心理、高校集合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