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而已集·小杂感》,原文是:“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这句话解释是:
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国特产,影响于下层人民远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间的神仙、禁忌也多与道教相关。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当完整且严谨的理论体系,道教的理论则显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再次,佛教徒讲斋戒、讲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虽也讲虚静,但更讲采阴补阳、长生不老。如此不讲苦行的理论,自然容易获得中国一般老百姓的欢迎。
最后,佛教讲求舍身求法,普渡众生,而道教讲白日飞升,追求自己长生,未免显得更重实利。
扩展资料
道教与道家精神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先生得到这种论断,就要涉及到我国普及很广的“道家精神”。
先秦时期,出现了一个学术流派:道家。那么这个道家和现代”道教“有何渊源?严格来说,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首先,出现的时间不同,道家学说产生于先秦时期,而”道教“则产生于东汉末期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
但是,道教产生时的”教义“,即道论经典则是先秦道家提供的,是道教的理论基础,而另一方面,道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道家精神,成为了道教精神得以成长的土壤和载体。
”道家精神“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道法自然。主张回归本心,回归于最原始的太初状态,主张天人合一,”道可道,非常道“,阐述了这种状态之玄妙,无法用言语明说。
在治国理政上,道家是极力推崇”无为而治“的,这种无为并不是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而是教导人们顺应自然而不胡做妄为,”上善若水“最开始这个”善“是好的意思,就是说最好的状态就应该像水一样,至柔而至坚,能顺流而下,却能逢山开路,积少成多,滴水穿石!
与儒家不同,道家更为出世,儒家则主入世。儒家倡德,道家倡静,法家倡法,这三大流派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在中国五千年的人文历史中,儒家是主流,主导着文化发展的方向,道家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甚至道家发展的一些旁支如搬山、神鬼、茅山之术,在民间尤为流行,这就是为何憎和尚不憎道士的原因,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可见,中国文化的根基全在一个”道“字。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