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
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释义:行而上是指虚空的、精神的,行而下是指具体的、物质的。
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
扩展资料:
儒家的形而上:
"易传"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形而上学发展的最后阶段。
"易传"中最重要的形上学观念是"道"的观念,道家也如此。可是,"易传"的道与道家的道,完全不同。道家的道是无名,不可名。"易传"的道,不但是可名,而且严格地讲来,正是道,也只有道,才是可名。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释义: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这就是儒家的方法,这种方法把人的精神提高到同天的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