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看法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受到广大公众的关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收入分配原则和政策?如何看待收入差距扩大?如何看待致富和扶贫?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有的同志对差距扩大无动于衷,反应迟钝;有的同志则为此忧心忡忡,怀疑党的先富政策;有的同志谈“差”色变,认为由差而乱不可避免。 我认为,对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关注,从理顺分配关系入手,标本兼治,逐步缩小,以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但也不必过分忧虑,引起恐慌。应该看到,从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只要政策正确,处置及时,所谓“差”而“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现在谈谈我的几点不成熟意见,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收入差距扩大是正常的,从扩大到缩小需要一个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是由计划制定的。当时人们除了工薪以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也不受市场影响,因此差距较小,“大体平均,略有差别”是当时收入分配的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从原则、政策到具体运作,已发生根本变化。收入差距从相对平均到逐步扩大是必然的。第一,参与收入分配的要素不同。除劳动以外,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土地都成为参与分配的要素。国家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政策,允许和鼓励资本参加分配。因此,那些掌握生产要素较多,尤其是资本较多的人,收入就会较高。第二,市场竞争环境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锅饭”与“铁饭碗”制度造成人们收入差距不多,波动不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择业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十分激烈,优胜劣汰是必然规律。在这种体制下,那些适应市场要求,驾御市场能力较强的人,就能获得优胜,并以“第一桶金”为基础,不断扩展业务,增加财富。第三,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由国家投资的;因而这种开发与利用的成果,归国家所有。现在除义务教育以外,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本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承担,因而开发与利用的成果也基本上归个人与家庭所有。随着生产现代化与市场化的发展,由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知识、管理、技术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而,由人力资本投资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第四,信息的掌握和利用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信息不能转化为收入,更不能转化为资本。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转化为收入和资本的渠道畅通。因此,那些能够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投资信息等等——并且加以利用的人,就能更多的占有市场,占有财富。第五,体制转型时期风险与收益不同。在体制转型期,政策环境与经济运行不稳定,变动较多,投资和经营风险较大。风险与收益是正相关关系。那些敢冒风险的人,收益可能较大,这就为一部分人的发家致富创造了条件。当然,在经济转型期,各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盗窃国库、走私贩毒以及欺诈行骗、造假贩假等非法行为也大量存在,这也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总的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既有合法的因素,也有非法的因素。收入差距从扩大到缩小,有一个过程。当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社会法制比较健全,社会保障比较普遍的时候,收入差距就会逐步缩小,达到基本合理的水平。因此,差距从小到大,再从大到逐步合理,是必然的,不应为此过分担忧。二、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社会危机基尼系数达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