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做临期食品特卖的平台很多,大多数都死掉了?

2022-08-04 社会 53阅读

实际上,销售或食用临期食品并无问题,厂商清仓降损,减少食物浪费,消费者也收到实惠。“做临期食品特卖的平台很多,大多数都死掉了。我觉得他们并没有用心在做降低食品损耗这件事。”好食期创始人雷勇说。“没有卖不出的产品, 只有卖不动的价格”。

泰国海苔、德国啤酒、意大利曲奇、保加利亚果汁……百余种商品连缀成一张世界地图,每款商品临近保质期的情况都不同,短则10天半个月,长则尚有八九个月才到期,以市场价一至五折出售,多数在三折左右。2019年以来,进口临期食品线下店铺开始在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不断涌现,加盟开店模式最受推崇,

甚至给出加盟费2万元、保证金2万,2019年7-8月间签合同,赠送1万元货物的优惠条件。靠近居民区、学校、商圈,是临期进口食品折扣店选址的特征,常客有学生和年轻白领,也有精打细算的大爷大妈。这是一线城市消费升级趋势里的下沉市场。随着跨境电商的火爆、各种网红零食“安利帖”的推动,

进口食品越发从礼品性消费走向个人品质性消费,市场规模和认知度不断扩大。当然,很多食品折扣店虽然琳琅满目,但有些“尖儿货”不常出现在店里,部分门店里的国产食品数量甚至比进口的还多,混着摆在货架上。进口临期食品虽然打折了,但单价仍偏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