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军区的改革措施

2020-08-09 综合 158阅读

抓好保障社会化、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分离、公务卡支付结算、医疗保障制度、物资集中采购等改革措施的落实。开展财务大检查、“小金库”治理、打击发票违法犯罪、军服管理、油库(站)安全、在职干部住房清理、后勤机关建设等7项整治活动,财务处被评为全军财务管理先进单位。
装备保障能力建设
修订完善装备保障方案,预置储备各类装备器材,规范装备战备工作秩序,完成参加全军武器装备联保联训任务,海防四团被军区评为“两成两力”(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设先进单位。开展步兵武器综合整治、车船装备优质保障和“爱装管装月”活动,装备配套率和完好率达到总部规定标准。强化装备安全管理,组织武器装备的请领配发、退役报废和技术检查,民兵报废弹药销毁处理工作进展顺利。
基层建设
集中抓好民兵、预备役营连达标建设。在深圳、惠州、梅州、东莞和预备役五团分类试点的基础上,6月份召开全省现场观摩会,规范内容标准,部署抓建工作。经考评,至2009年底,98%的省市县三级民兵应急专业分队、34%的民兵营“四个基本”(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建设达标。
双拥共建
开展拥政爱民和争先创模活动。协调组织驻粤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3万余人(次)投身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协调驻粤部队共同援建3所希望小学,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百万民兵引领婚育新风”活动被确定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创新项目,圆满完成上级督办的14起涉军执行积案,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率达83.2%。至年底,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市均被评为省级以上双拥模范城。协调省委省政府预留岗位安置转业干部、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做法,受到军委首长的肯定。省军区被评为全国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阳江大镬岛残留未爆弹药排除工作
从2008年12月3日开始,广东省军区协助广西军区排爆队对阳江大镬岛残留未爆弹药进行排除。至2009年1月8日,整个排爆作业共投入现役官兵76人、民兵180人次,珠海警备区船运大队1艘60吨登陆艇参加保障,消耗TNT炸药35吨,对大镬岛海平面以上地面实施地毯式爆破和搜排,总面积达185万平方米,发现并诱爆残留122火箭弹3枚、子母弹16枚,搜排出各类残留弹片650公斤。1月8日至9日,排爆作业通过由广州军区、省军区、阳江市政府等领导组成的军地联合工作组的现场检查验收。
全省防御低温冰冻灾害综合演练
2009年1月22日,广东省在省防总指挥中心和韶关乳源县首次举行全省防御低温冰冻灾害综合演练,省防总成员单位及电力、交通、公安、水利、民政、民兵等专业抢险分队共256人参加。演练省防总会商决策和除冰保交通、融雪抢修保供电、直升机紧急救援、抢修水管保供水、运送分发救援物资5个科目。省军区组织韶关军分区乳源县民兵应急连、乐昌民兵应急连共50人,顺利完成除冰保交通和运送分发救援物资2个科目的演练。
深入基层检查调研
2009年2月15日开始,广东省军区成立10个工作组,由省军区党委常委带队,分别到各个师旅级单位进行检查调研。调研课题包括海防部队全面建设、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管武装工作、民兵应急分队建管用问题、部队安全管理、基层建设、经费管理使用、装备管理等10个。各工作组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制约省军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制定对策措施,为省军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广州番禺区日遗化武埋藏点探测作业
2009年2月15日至3月15日,应中国政府要求,日本内阁府派出调查团对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群星村、明星村珠江河汊内的日遗化武可疑埋藏区域实施探测调查。探测作业以日方为主,中方监督协助。省军区抽调39名官兵参加作业保障。3月13日,中日双方专家对明星村河床表面5枚目视可见炮弹进行回收作业,确认3枚为日本遗留化学弹。此次作业,广东省军区主要负责协调地方政府做好作业区域内船只和炮弹回收时群众的疏散撤离工作,以及炮弹运输途中的交通疏导和安全保卫工作。共组织疏散船只1050艘(次),群众750余人,并对周边120米范围内受影响群众1万余人进行宣传及简易防护常识教育,圆满完成任务。
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
2009年,广东省军区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民兵装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组织军警民联防联治演练。4月,指导各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修订完善武器装备库(室)应急处置预案。加强看管队伍业务培训,加大检查指导力度。严格警卫值班、干部住库、安全检查等管理制度,各军分区(警备区)分管领导、人武部主官每天对武器装备库(室)安全管理情况至少检查一次,重点对脉冲电网、可视监控、警报系统、避雷设施等技术管理条件,进行查漏补缺,确保设施配套、安全管用。
国防生教育训练
2009年3月1日至20日,广东省军区组织华南理工、华南师范和广东工业大学238名国防生,分赴驻粤多个部队进行20天的观摩见学、射击体验、下连代职、授课辅导等实践锻炼。4月20日至5月20日,3所高校的国防生分别在所在学校集中开展军事理论、体能、队列、管理等内容的军政强化训练月活动。期间,国防生通过参加开训动员、课目演示、挑应战、评比竞赛等活动,圆满完成教育训练任务。
“廷锴将军八一希望小学”奠基
2009年,广东省军区协调驻粤部队捐款400余万元,计划捐资59万元在革命老区梅州蕉岭县丘逢甲故居所在地逢甲村援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捐资350万元在云浮、茂名、惠州分别援建1所八一希望小学。6月1日,在革命老区、抗日爱国英雄蔡廷锴将军故里—云浮罗定市罗镜镇援建的“廷锴将军八一希望小学”正式奠基。在奠基仪式上,省军区政委蔡多文少将代表驻粤部队向“廷锴将军八一希望小学”捐资150万元。
部署辖区主要堤防防汛救灾工作
2009年6月12日,广东省军区在佛山市三水区,牵头组织召开驻粤部队支援北江大堤、西江景丰联围抗洪抢险工作会议。担负支援北江大堤、西江景丰联围抗洪抢险任务的陆海空军、武警20个团以上单位,省三防总指挥部、省公安厅交管局、省北江流域管理局、景丰联围管理局的领导和机关人员,共66人参加会议。会议组织观看《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录像片,介绍《驻粤部队支援北江大堤抗洪抢险方案》,传达广东省北江大堤防汛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有关单位进行交流。会后,各任务单位分组进行现地勘察,明确任务和具体措施。
召开“四个基本”建设现场观摩会
2009年6月22日至24日,广东省召开民兵预备役营(连)“四个基本”(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建设现场观摩会,组织观摩梅州、惠州、东莞、深圳和预备役高炮师五团5个先行单位的试点成果,观看7个部(分)队森林防火、抗洪救灾、城市消防、核化救援、应急维稳、防卫作战等课目演示,交流5个试点单位经验做法,讨论修改《民兵预备役营(连)“四个基本”建设实施细则》,研究加强民兵预备役营(连)“四个基本”建设的问题。省政府副省长李容根,省军区领导机关,各地级以上市分管武装工作的副市长、各师级单位军政主官等157名代表参加会议。
开展“两严”专项整治活动
2009年7月至9月,广东省军区组织各警备司令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两严”(严格管束外出军人军车,严厉打击假军车)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活动分三阶段进行,至9月底,各警备司令部共派出执勤兵力10247人次,执勤车辆1238台次,检查过往军人2016人次,纠正违纪军人21人,查扣假冒军人1人,检查过往军车1980台次,纠正违章军车336台次,查扣假冒军车179台。
应急专业力量建设
2009年,广东省军区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和部队实际,以民兵应急队伍为主体,以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为补充,抓紧构建4.3万人的省、市、县三级应急力量体系。省级应急专业力量,主要包括抗洪救灾应急抢险队、核化应急救援队、海上应急搜救队和应急机动通信保障队4种类型1988人。市级应急专业力量,主要包括应急维稳力量、森林防火力量、防化救援力量、抗洪救灾力量4种类型,17000余人。县级应急专业力量,每个县(市、区)不超过200人。省军区未编入各级各类应急专业力量的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力量,结合辖区实际,主要担负驻地支援地方抢险救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
开展“健康军营行”活动
2009年,广东省军区从省军区门诊部和珠海警备区门诊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医疗队,深入基层开展以“送医送药送技术”为主题的“健康军营行”医疗巡诊活动。活动历时13天,行程近4000公里,医疗队对湛江、汕头、珠海3个方向的基层卫生机构岗位练兵情况进行验收和健康教育授课,为参检官兵进行各项检查,针对家属开展妇科检查,并赠送药品。针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严峻形势,医疗队还组织各单位查找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并指导他们继续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