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策划的策划依据

2020-10-11 教育 194阅读

新闻报道策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是对未来报道活动的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和设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组合、分析信息和选择、决策的结果。新闻报道策划有其客观存在的依据,它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又产生能动性反作用的产物。构成新闻报道策划依据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可供传播的客体。新闻是对新近变动的客观事实的报道,没有变动的事实,便没有新闻报道。因此,被传播者所意识到的外部世界的客观变动,构成了策划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依据,“可供传播的客体”就是指这种为报道策划者所意识到的客观变动的事实。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客观存在”,二是被策划者所觉察。新闻报道的选题总是在“可供传播的客体”范围之内的,客体不存在,对于客体的报道就不存在,新闻报道策划也就不存在。
2.读者的获知需求。新闻传播活动是以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为基础的,没有读者的新闻传播不可能存在,不合乎读者获知需求的新闻报道是无效的报道。因此,新闻报道策划要以报纸读者的获知需求为依据,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都要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现代社会中,“广播”在变成“窄播”,“大众”在变为“小众(分众)”,每一家报纸的新闻报道活动都要针对自己特定的读者群体。因此,新闻报道策划要根据报纸的读者定位确定报道效果目标,设计最佳报道方案。
3.实现传播的条件。新闻传播活动是依赖一系列客观条件而存在的,具体到每一次新闻报道,除了有客观存在的报道客体,以及读者对这一客体有求知需求以外,报纸要完成报道,还要具备其他外部与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有: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新闻报道要为有关法律和政策所允许,为社会道德观念及文化环境所允许等。内部条件主要有:报社具备采集相关新闻信息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具备必要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水平等。新闻报道策划应充分考虑这些实现传播的条件,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一, 新闻报道策划以上三方面的依据,是一个彼此相关、互有重叠的集合概念,如图2一3所示,新闻报道策划一般是在三者的重叠部中运作。
也就是说,能够满足读者的获知需求、又具备实现传播条件的可供传播的客体,才是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对象,但三者重叠部之外的内容并非完全没有价值。分析三者间的集合关系,对新闻报道策划很有意义。
可供传播的客体与读者的获知需求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说明:(1)可供传播的客体对于特定报纸的读者来说,为他们所需求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有这一部分在新闻报道策划中值得作为选题参照。(2)读者的某些需求在可供传播的客体范围之外,说明需求是潜在的,客观变动的事实也是潜在的,报道策划者尚未意识到,这将导致新闻报道的选题受限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
第二,可供传播的客体、读者的获知需求与实现传播的条件之间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说明实现传播的条件对新闻报道活动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比如外部的法律、政策、道德等因素将一些社会效果不好的报道排斥掉,当然也可能是保守观念和过分的行政于预,将一些不应排斥的新闻报道排斥掉了。又如内部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机制、管理等因素,导致一些应该报道的新闻无法报道等。这些情况都比较复杂,需要新闻报道策划在把握客观条件时进行具体的分析。
新闻报道策划受到客观存在的制约,但报道策划者对客观存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如策划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制约报道的某些外部条件(引导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改善社会文化环境等)和内部条件(改革机制、改善管理、更新技术设备等)。策划者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对可供报道的客体的认识水平,使读者的获知需求尽可能被包容在策划者的意识范围内,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合乎读者的需要。但应该看到,策划主体对策划依据的反作用也是有限的,它受到时间的制约,如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实现传播的条件和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因此对策划依据的把握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客观冷静。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