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022-04-13 综合 125阅读
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农村社会管理的对象是农民群众,涉及到农村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对广大农民群众诉求的回应,涉及到对农村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对农村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的维护等等一系列问题,内容庞大而又复杂。而且在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思想观念、城乡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农业农村工作、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是当前和今后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深入山寨乡、马峡镇调研情况就如何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作以探讨。一、调研概况山寨乡、马峡镇党委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把社会管理工作置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加强村级社会事务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组建了劳务产业协会、药材、商贸、劳务等产业型党小组。开展了“和谐五星”创评活动,在农民自我教育管理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增强了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意识,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基层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二、加强和创新村级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的建议笔者认为要大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建强班子、带好队伍,是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应以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为重点,一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选派乡镇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把退伍军人、致富能人、“一村一名大学生”等选拔到村支部书记岗位,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改善村级干部的报酬,保障激励措施,使村干部干得好、留得住。三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利用县乡党校、村支部等阵地,采用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形式,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日常教育培训,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四是全面推行村级“民主议事日”制度和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制,健全完善以“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新机制,提高各级党组织决策的科学性。五是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积极改善基层办公条件。2、立足村情、加快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村情,创新思路,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农业基础设施好起来,让农民家园美起来,让农村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作为村级党组织,应把发展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创新,搭建促进农民增收的平台。一是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建立“支部+协会+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对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使农民收益实现最大化。二是抓好农村“党员导富工程”“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发挥党员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积极开展农技知识培训,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四是着力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外面的钱;盘活设施资产,用好身边的钱;争取信贷资金,激活银行的钱;搞好土地流转工作,用活手中的钱。3、倾心为民、改善民生,找准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应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在改善民生条件上当先锋、做表率,有力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新建一批通村公路、人饮工程、农业设施等,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认真抓好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社会互助等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三是抓好重点项目的招商、征地、建设等工作。4、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坚持“管得住”与“管得好”并举,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围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围绕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5、拓宽党员群众意见表达渠道,积极回应党员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切实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作表率、争优秀。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创建“平安村”、构建“和谐村”。二是抓好信访调解,大力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定期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积极组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活动,随时掌握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三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维护农村稳定“服务员、调解员”作用,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对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做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6、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生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生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一是发挥“培训中心”作用,大力培养农村新型农民。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载体,对全村科技致富能手和广大群众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发挥“信息中心”作用,提供农村实用价值信息。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置信息收集箱和信息公开栏,为村民致富提供农产品开发经营、劳务输出、瓜果蔬菜病虫情报及防治知识、特色农业种植等内容信息服务。三是发挥“爱国教育中心”作用,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教育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履行各项义务,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国家意识。二是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现代文明新风走近千家万户。三是强化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农民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守法和用法意识,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民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使农村走上法制化管理道路。四是坚决打击农村地痞、村霸、黑恶势力等犯罪活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农民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五是把“和谐五星”创评活动落到实处。引导农民自我教育管理,增强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意识,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