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情感目标

2020-09-25 教育 61阅读
一是坚持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
二是坚持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东西;
三是不足的地方要弥补、不正确的地方要改正.
“爱亲敬长”修改为“尊亲敬长”,修改后的目标要求更切合低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也更符合语言表述的规范.热爱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一维,培育富有爱心的儿童是品德与生活课程重要的内容.因为只有富有爱心的儿童才能热爱生活、学会关心和学会做人.此目标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热爱的情感逐渐升华.由爱亲敬长扩展到爱集体,从爱集体扩展到爱家乡,由爱家乡扩展到爱祖国.
将实验稿中“热爱科学”修改为“热爱劳动”.将实验稿“行为与习惯”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调整为修订稿“情感与态度”中的“热爱劳动”,体现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意识的重要性.
将“自信、诚实、求上进”修订为“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探究”此目标为增补内容.这一目标着眼于激发儿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从小就有对生活中的问题探究的兴趣,在快乐中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与实验稿相比学习要求有调整,难度有所增加,如将“初步养成”调整为“养成”,体现了课程对低年级这一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关键期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劳动习惯”修改为“卫生习惯”,突出“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既是符合其年龄特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无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其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与人交往中,如果无法表现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极易产生与环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仅不利于其身体的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将“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修改为“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因为“养成……行为”不够通顺,“遵守纪律”已经含在文明行为习惯中.这一目标着眼于培养儿童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质,
《品德与生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总目标可以看出,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并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把他们真正当作发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使儿童在教育引导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作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先说它们的相同点:这两种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 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它们的不同点是:《品德与生活》注重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会性发展,为儿童认识社会、平等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残而有为的社会主义合 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生活》的分目标为: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情感与态度 技能、过程与方法技能、过程与方法.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保护环境,爱惜资源;掌握自己生 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品德与社会》的分目标为: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能力 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 情感;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信、自 知识. 强、自主、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乐观向上、顽强 拼搏、 立志成才的意识;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 诚实守信热爱集体、 团结合作、 有责任心的品质.热爱祖国, 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关爱自 然,认识自我、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 行为习惯.
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内容所体现的是人们生活最起码的生活常识,是人刚进入生活所必备的常识,所以适合于低年级学习.而《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比《品德与生活》更广泛,是人们从基本的生活逐步进入社会所要具备的最起码的社会知识的积累,因此更适合于中高年级学习.层次有所不同,品德与生活强调在生活中提炼自己;而后者强调感受社会服务社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
纵观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品德教学目标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
(1)有总无分.部分教师在设计一篇课文教学目标时仅仅设计了一个总体性的教学目标,更有甚者,这个教学目标也是从教学参考书中套用而来,没有体现划分课时的课时目标;
(2)游离学生.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游离于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没有分析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没有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在设计品德教学目标时,完全是自己的主观臆造,导致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游离于学生实际;
(3)偏离课标.在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或者在随机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老师由于是兼职教学品德这门学科,在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时重视了教材相关知识的落实,在上课过程中,凸显了知识内容的教学,而且还拔苗助长,将相关内容的教学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1)学科本位淡化.窥视一下我们现行的小学教育,可谓是素质教育大旗“随风飘荡”,应试教育大旗“逆风高扬”,在应试教育的长鞭束缚下,无论是教育行政领导,还是小学品德的任课老师(绝大多数是语文学科老师兼任)总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口号喊得高高,响彻了每一所校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将品德的部分课时作为了老师补习其他考试学科的时间,严重淡化了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2)课程标准弱化.由于受到考试学科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教者本身思想上对品德教学的忽视,从而在品德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仅仅是任务式的完成品德课程的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部分教师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熟悉甚少,更不要谈深研课标,深研教材了,从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评价体系缺乏.自从教师绩效工资下发之后,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为了考核教师,总是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这些笔试科目成绩列入到“教学质量”的考核.可以说,部分学校对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些学科仍未制定适合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敷衍小学品德的教学提供了漏洞,从而出现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不良倾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