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理念

2022-03-27 教育 58阅读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已先后开始实施新课标,我国新课改的实施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了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而真正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我国目前实施的新课改的重大突破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所以对于这样一种符合历史潮流、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兴事物,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把它进一步向前推进,并自觉地把它内化为我们的教学追求,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通过它对我们的教育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它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而服务。
二、研究现状
1999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从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等方面都发生了革新,其核心即是以人的生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动态、交往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多重主体性为运作方式,以多元化为基本开发向度的理念【1】。此次改革中新的课程理念大多来自西方,而要将其引入中国的文化及教育背景,必然有一个文化的适应和筛选过程。新课程改革历时已经八年左右,赞成与反对、激进与保守之间都还在热烈的讨论与较量中。每一次改革必然经历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心理上的阵痛以及习惯性行为的对抗,而此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家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从总体上来说,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变革,是对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但已与当今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是一场既广泛又深入的教育创新。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文化重建,它将培植一种富有时代气息、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所以,作为站在教学第一线、推动新课改顺利实施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在这场课改浪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义务和责任自觉自发地把新课改要求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三、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尚存在诸多阻碍新课改顺利实施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一、目前尚有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理念,或者是“知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仍然继续自己的传统的一套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给新课改的顺利实施造成重重困扰。二、评价标准方面存在的瓶颈。新课改和“应试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但是,随着新课改热火朝天地进行,有些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仍然用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导向的“应试教育”评价标准来评价新课改,从而导致许多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这样的课改是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胜利。评价方法是制约新课改的瓶颈,新课改要想取得成功,其关键在于要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使评价方法回归素质教育的本质除了要成绩,还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三、技术方面存在的瓶颈。这里所讲的“技术”,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如媒体技术,也包括智能形态的技术,如教学理论、方法、策略等。新教材进一步重视了课程的选择性,富有时代感,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过去的教育十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弱化了方法、策略、媒体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和学的关系,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自主探究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严重脱节,这样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就比如,有些学生在接受完高中教育甚至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就可能直接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这一类学生踏入社会以后,出现在校学习的知识与自己面对的社会环境的需要严重脱节,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才,而是还要有创新能力、有学习能力、有生存能力、有发展能力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的新课改提倡与时俱进,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仍坚持那些不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滞后的教学思想、方法、理论,这严重制约了新课改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面对这一局面,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2、是处理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3、是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发挥帮助者、指导者角色,强化学生自身知识意义的建构。4、是教学目标方面方面存在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新课改下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发表个人看法。
四、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老观念的继承与新观念的创新问题
教育观念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教育存在的反映,是对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概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提倡创新教育观念,努力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中摆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和教学质量观【2】,这显然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更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教育观念更新问题。我们要更新的是陈旧的、落后的、过时的教育观念,而不是一切教育观念。有些教育观念如“授人以鱼”、“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至今仍是正确的,我们要继承和坚持。我们绝不能一讲到创新教育观念,就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该继承的要继承,该更新的要更新,决不能割断历史。我们强调创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是要否定有益的东西,丢掉我们的传统优势,而是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加以扬弃,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判断一个观念是否需要更新,不是看它存在时间的长短,接受人数的多寡,而是看它是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践有无促进作用。又如我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而美国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各有优缺点,没有谁好谁坏的区别。我们应该在保持自己教育观念好的方面,同时注意吸收学习借鉴先进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观观念,把它改造成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观念,取长补短,这才是正确的态度。第三,在我国有些教育在当时是正确的,现在只要赋予它新时代的内涵,就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了。如对于韩愈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温家宝同志就进了新的阐述:“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有的观念如“分数高,升学率高就是质量高”虽然成了许多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学校、家长的共识,但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不可取的,也必需加以更新。就拿高考来说,仍是“一考定终生”,仍是应试教育的一套,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不是仅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才,更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有学习能力、有生存能力、有发展能力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都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我们身上所担负的真正责任,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并贯彻好这一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改理念,自觉地把它转化为教学行动,培养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真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二)、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秉承“一考定终生”,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目光都聚集在那一尺见方的试卷上。于是,学生为考分所累,教师为升学率所束。本该让未成年人学会怎么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存的基础教育,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但枯燥机械的“应试运动”【3】。就拿高中教育来说,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生毕业时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所以作为教师、作为新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我们要自觉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在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使学生在掌握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为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在未来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探索的积极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说政治教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学生某方面的知识理论,什么是什么。现在我们不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在参与中感受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才是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但我们必须注意,培养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否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确实我们的经济及科学技术还处于发展之中,我们迫切地需要知识,但这种知识决不仅仅是指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而更强调的是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这也正是新旧知识观的差别所在。我们必须明确,知识技能仍放在第一位,但只是不再把复制知识作为第一任务,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多种教育值,如方法的掌握、智能的开发、道德情感价值观的确立。也就是说强调培养人的能力、情感、态度,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经济首先需要的还是知识,问题只在于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如何传授知识、传授知识达到什么目的【4】。“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水岭正是在这些方面。我们要改革的是“应试教育”在传授知识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而不是传授知识本身。我们要培养的不能再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书呆子”,而应是既有扎实知识又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总之,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多方面的人才,每个人需要多方面的才能,我们不能只注重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我们要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去建构全面发展的人才,让我们的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地开拓创新!
(三)、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教材内容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掌握前人经验和成果,发展智能,提高思维品质的认识过程。在这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第一位的,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教师闻道在先,而且负有国家和民族的重托,理应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教师也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富有时代特色的角色特征。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动权,但不是全盘否定讲授法。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仍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既是知识的呈现者,也是信息的组织者;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课堂的合作者;既是作业的评价者,也是成长的记录者【5】。
学校教育教学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为他们自我实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
(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先进的教学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同时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必须是在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课程实施的组织者要迅速确立新型的与新课程核心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切实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
目前,我们教学工作普遍存在的最大缺陷是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在下面拼命记,课后或考前拼命看。这种只重“结果”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原则是相违背的。新课程迫力要求改变这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方法与过程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的教学既要重结论,也要重过程,把传统的“教师给出结论——学生训练巩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得出结论——学生训练巩固”的教学方式【6】;同时也把原来的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创设和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的批判精神,在这样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了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与态度达到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广泛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城市,但仍有很多农村尚未普及)。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现实教学的运用中带来的好处与弊端,目前有两种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教学它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具有直观、形象和信息量大等优点,并通过图像、文字、色彩、音乐等方面的配置,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功效,所以大力提倡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电脑在学习、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这样会导致人的记忆能力得不到恰当的训练,例如以前需要记住的定理、公式等一般知识,现在只要查电脑就知道了,但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用电脑,这样反而导致人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下降。所以有人认为电脑在教学中的运用弊大于利,应取缔。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他们分别只看到了电脑在教学中运用的优缺点,而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它。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某种角度说是教学方式的一大变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电脑的作用再大,也取代不了人脑的作用,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教师的职能。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情感交流和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电脑所无法完成的。人脑还是第一位的,其主要作用的;电脑只能起辅助作用。也就是说,对于“人脑”难以突破的难点、疑点和枯燥抽象的内容,才借助电脑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它只能是起辅助作用,作为一种有利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
(六)、课堂教学方面及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方面的问题
1、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以学生对学习结果(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基本依据,通过检查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来评价课堂教学的好坏。但这种结果性评价并不能全部反映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种教学目标是不能直接反映到教学中去的,但它们也都是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求。基本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维度的变化以及教师在实施教材中的体会,现在教师在评课时会经常出现“兴趣”“活动”“探究”“讨论”“体验”等词语。也就是说,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时候不仅关注结果性评价,同时也关注过程性评价,换言之,以前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关注教师如何去教,而现在关注的是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去学,初步建立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方面
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的性质是终结性的,评价的意义、功能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价值判断,评价主要被视为排列名次以便进行甄别、鉴定、选拔的工具。传统的学生评价难于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评价方式具有静态性、单一性,评价结果是很少学生得到激励,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更新评价观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新体系。而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由原来的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标准扩展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7】。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的变化引起了相应的变化——对学习有兴趣了,这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新教材的实施带来了许多变化,新课改理念也给我们教师带来新的思考,广大教师只有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课改纲要,深刻领会新课改理念,并确实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去,辨证的科学地把新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合适的教学行动,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不偏离航线,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也才能保证素质教育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