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各级官职名称,以及具体职务

2020-05-23 综合 223阅读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

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开元时皆为正三品(代宗时升为正二品)。

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

扩展资料:

在唐朝,官员是分成九品三十级的,最低的官员就是九品官,因此会有九品芝麻官的说法,而且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极大程度的分权,避免有某个人的权势过大,威胁到皇帝的地位。

一品官员一般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等官职,但是里面有些都是虚职,像是太史、太傅等等完全没有实权。

而二品官员一般就是什么大都督等等武将,比如程咬金就曾经在去世之后得到了这样的一个荣耀。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一品、二品官的官职虽高,但是要么是虚职,要么是已经过世,实际上作为三品官员的丞相依旧是权倾朝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代官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