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0-05-23 文化 171阅读
知识与文化虽然不能切然分开,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经验是人类认识的初级形态,知识的完备形态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人的知识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知识对个人,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作用。人们常说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不再赘述。一般的生活经验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但我们不能事事都亲自实践,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是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人们学习知识除了自学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学校来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系统的科学的间接经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是课堂学习。教材呈现知识的形式是章、节、单元等等。由于考试的功利性迫使我们的学校教育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全部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忽视了学校传承文化的功能。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虽然也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也主要用来应试,考试完后许多知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考试的功利性和教学方式的陈旧,使学生有知识而没有文化。为此,有必要对文化及其作用进行探讨。
文化是不好下定义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都不同,现在给文化下的定义多达260多种。社会学词典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通常讲的文化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衣着饮食、节日、建筑等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我们的方块汉字、诗、词、歌、赋、曲、对联、书法艺术、音乐等文学艺术,过年、端午、中秋等节日,中餐、火锅、酒文化等饮食文化,祭祖宗、拜菩萨、坐轿子、吹唢呐、红白喜事等习俗,四合院、亭、台、楼、阁、廊、榭、庙、观等建筑形式,这些无不反映出民族特色。我们的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反映出我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发展的历史。如中国的“中”,“口”表示范围和领域之义,“丨”表示上下相通,“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即人在天地之中并与天地通。在甲骨文和钟鼎文里,“中”写作“  ”。古代先民立“中”以观风向,以占吉凶。“丨”是上下相通的工具,“口”是通天人之际的场所,“中”是向人世间昭示天帝令风使雨、赐吉谴凶的命令的“道具”。“中”作为神圣的表识,在帝王迁都时亦随众而迁。“中”作为先民处理天人关系时对领域的一种范围表识,更是绝对标准(天帝)在人间的象征。上天是正确的,中不中就是对不对,正确不正确的意思。这就是崇尚天地神灵文化的起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诏书格式就是从古代先民立“中”占吉凶的结果宣读形式演变而来的。“中”作为一种神圣标识存在的地带,同时又成为古代先民开拓洪荒领域的坐标原点。即古代先民在分不清东西南北茫茫环宇时,先立“中”来确定一个中心作为坐标原点,这就是“中”作为中心的中的意义的起源,也可以看出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的起源。因此,“中国”可以解释为尊崇天地自然,按照天帝的旨意行事,处于大地中央的国家。中华民族对国家这种认识延续了几千年,直到清朝我们中国人仍以天朝帝国自居。从这个“中”字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神秘性的历史渊源。我们的诗词歌赋反映出我们民族崇尚抑扬、回环的韵律美的观念。我们的祖先娴熟地运用物理学的共振原理,他们削竹为管,用此律管与相同质料和形状的圆筒(两者固有频率相同)进行共鸣对比,作为统一全国度量衡的标准量器。用这根律管的长度、容量、装粟的重量来确定度量衡的标准。这种同律度量衡对律管制作的律算,不仅使我国产生了独步世界的数学、先进的历法、物候学与医学,而且使我国很早就发明和使用了三分损益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由于音律的发达和汉字声调的音乐美,使我国成为礼乐之邦和诗歌的国度。诗词歌赋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所特有的产物,翻译成其他语言文字就没有它本身所特有的味道了。我们发达的酒文化反映出我们民族崇尚礼仪和有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祭祖宗、拜菩萨、过年、过中秋,反映出我们民族敬畏神灵,尊崇自然的文化观念。四合院是天圆地方文化观念的反映。明代中心紧缩的楼阁和清代雄壮宽大的建筑,反映出我国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不同的文化风格。
文化具有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一定的文化规范着人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塑造着、同化着这个文化环境中的每个人,使你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自然打上这种文化的烙印。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使不同文化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味道”。由于我们说汉语、写汉字,按中国人思维习惯办事,过中国节日,因此我们叫中国人。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文化的传承是靠口传心授、习惯影响、典籍记载和教育等形式来完成的。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是文化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就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由于思维方式不同所表现的行为习惯也就不同。思维方式无形地指挥着人的行为和习惯。例如,你到北京去,别人问你是哪里人,你会回答说,我是四川省广元市某县某学校的老师。如果你问一个美国人家住哪里,他会说,住在某街道某城市某州。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强调整体,先整体后部分,先集体后个人,所以反映在空间观念上是由大到小。而美国人强调个体,英语中表示我的单词“I”在任何地方都是大写,所以在空间观念上是由小到大。我们强调整体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统一整体。我们的国家是单一制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但对个体的忽视又成为产生专制和集权的心理和思想的温床。西方人强调个体的思维方式是个人主义和民主自由思想产生的心理和思想基础。价值观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时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不一样,评价的标准不一样,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差异就很大。不同民族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民族的发展方向,使不同民族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俄罗斯的大国文化意识决定了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和专制强权政治特色;德国人的严谨和追求程序的完美决定了他们的科技发达;美国人的民主、自由决定了他们的繁荣和强大等等。因此,只有深刻理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才能真正认识这个民族。
当今社会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社会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变革、价值观多元化和中华文化重建的时期。中华文化的核心可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展现为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热爱和平的仁爱精神,民贵君轻的人本精神,求同存异的包容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精神等等。但由于中华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她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严重缺失,今天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应该高举科学、民主、法制的旗帜。一切社会的改革最终都要归结到文化的变革,我国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社会系统的全方位开放→社会经济结构的再造→社会政治体制的变革→社会文化模式的重构”的过程,文化最终成为社会转型的关键。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一个民族也就消亡了,历史上许多民族正是这样消亡的。犹太民族之所以被驱赶到世界各地千百年而没有被同化和消亡,是因为他们保住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要改变一个民族,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只有通过对文化的改革和重构来实现。对中华文化中那些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因素的改革,将是我国最艰难、最痛苦、最深刻的革命。但也只有经过这个阵痛达到中华文化的自我重建,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运行机制的重建,中华民族才能获得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习惯的东西,才是改革成功的标志。
知识与文化互为表里。知识是认识的结晶,文化是知识灵动的魂魄。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如我们学习中国的“中”字,学会怎样读、怎样写,认识理解“中”字的意思是学习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和理解“中”字意义是怎样产生的,体验、感悟和接受古代先民认识天人关系的思维方式,处理天人关系的价值取向即是接受文化熏陶。可见,只有在文化背景下我们才真正认识和理解知识,知识才会成为有生命和灵魂的东西。同时文化以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以知识为载体来理解和掌握文化,使人们往往把知识等同于文化,因此,人们常说文化知识,或把有知识的人说成有文化的人。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有知识并不一定有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文化并不等同于知识。
知识与文化在实践中产生。不同的实践产生不同的知识和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知识就会不断更新,文化也会不断繁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知识不断增长、文化不断繁荣的过程。知识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人们创造的知识有所不同,文化也就呈现出不同的样式。狩猎放牧使北方人总结和积累了狩猎放牧的知识,辽阔的草原、蓝天白云培养了北方人的豪放粗犷;农业生产使南方人总结和积累了农耕的知识,田园牧歌孕育出南方人的细腻温情;东方人崇尚东风,地中海人崇尚西风,北半球人崇尚坐北向南,南半球崇尚坐南向北,这些差异都是受环境影响的结果。
知识与文化在变动与不动中推陈出新。知识与文化都具有传承性,同时,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又会不断创造出新知识和新文化。因此,知识和文化总的说来是动的。但由于知识更新更快,而文化特别是体现在认识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却是相对稳定的,因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一旦形成就很不容易改变。因此,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相对不动的。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指导下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和新文化形式,知识与文化就是这样在动与不动中不断发展,使人类更加文明,不断进步。
由于知识特别是机械学习得来的知识容易遗忘,现在又处于知识爆炸时代,人不可能学完所有知识,许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加深变得无用或成为错误。但这并不是说学习知识不重要,学习最基本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文化素养才是更重要的。否则,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就会是有知识没文化的人,而失去文化内涵的知识是没有生命的知识,没有文化内涵的人则是没有灵魂的人。割断了中华文化的脐带,就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外国人,与电脑控制的机器人无异。因此,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
教师改变不了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但教师可以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心灵的塑造来影响社会。孔夫子正是通过对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礼为圭臬的社会秩序、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等思想的传播而成为万世师表,马克思正是以其辩证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而成为共产主义的灵魂。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非常重要的渠道,教师天然地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职责。不能让中华文化的根基和命脉在我们手中丢掉,只有传承了中华文化、弘扬了中华文化,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维,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使知识充满文化的灵性,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有知识的,更是有文化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