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处理政府、高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 首先,要理顺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明确高校后勤产权性质和产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一方面,高校作为后勤国有资产的占有者,理所当然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的所有权,对后勤社会化的收益也要按相应比例得益,当然也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另一方面,后勤实体应该按照与高校的契约以市场化模式实现对资产的自主经营,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以促进后勤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为高校的继续发展提供后勤保障。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出资者在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和统筹作用,既加强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协调督办各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具体根据改革的进程,出台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所涉及的人事、劳动、税收等的优惠政策和相关措施、办法,加强分类指导,又要下力气培育规范、有序、发达的社会市场,使高校后勤与社会市场有机地接轨。
2.要实现高校后勤系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操作中,各方因素其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发展的现实,又要遵循市场规律;既要开放校内后勤市场又要确保学校的稳定。首先,政府要考虑到后勤实体的公益性,多出台一些诸如资产租赁、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多对高校后勤的公益性范围进行适当补贴;其次,学校既要为后勤实体提供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又要在校内给予后勤服务实体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同时,还要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宏观指导和监控;第三,后勤实体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服从学校人才培养大局,又要办好坚持价值规律,减少成本,实现资产的保殖和增值,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加强后勤实体内部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面对在一些高校后勤队伍中存在着思想素质不高、文化程度较低、技术水平缺乏、年龄结构老化、员工稳定性差、社会保障不全等问题,后勤实体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首先可以通过培训、讲座、日常教育等方式,努力提高后勤队伍思想文化技能素质;其次,可以通过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后勤分配及管理方式,妥善处理好内部各类员工的关系,并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激励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