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

2020-10-29 教育 161阅读
思想品德课具有人文性。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征,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拓展思想品德课的育人与开发功能。这里的人文,指的是人类文化中的科学的、先进的、优秀的和健康的部分。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增强了人文性,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重视发展学生道德主体性,注重以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以养成良好的品德,让初中生在与他们贴近的生活中体验、感受并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主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学生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尊重学生学习及其发展规律,关心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便于接受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用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人类文化陶冶学生们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思想品德课具有综合性。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指的是合理融合道德、法律、心理健康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而且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我认为这也是与以前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有一个较大的区别,在思想政治课中体现得尤其明显,特别是在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后,书本变得薄了,理论的概念少了,条条框框少了,故事变得多了,需要老师扩充的东西多了,需要添加的生活中的资源多了,与生活各个领域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思想政治课绝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各个学科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最明显的是体现在教科书的设计中,不难发现,思想品德课的教科书中的案例大量地使用了语文、历史等课本上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而且在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中,也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绝不是单纯地说教、灌输,而是要以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老师要不断丰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识,按照需要以及课堂学生的反应,不仅联系他们以及学习过的内容,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带给他们的三观教育。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