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身体爬楼梯

2020-06-03 健康养生 83阅读
爬楼梯对心率的影响
一、内容摘要
为了带动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开始重视身体的锻炼,本文作者以“爬楼梯对心率的影响”为研究方向,制定和实施了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和运动监测方法,以个人的运动实践来证明爬楼梯的体育锻炼价值所在。
二、关键词
爬楼梯心率 体育锻炼 养生学
三、前言
1. 认识爬楼梯
伴随着经济、科技发展,我们的居住环境相比以前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高楼逐渐在取代平房,世界上最高的楼房是被称为“台北新地标”的101大楼,拥有“最高建筑物”(508米)、“最高使用楼层”(438米)和“最高屋顶高度”(448米)这三项记录。在中国内地,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88层,是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超高层建筑。我们的居住、办公场所已经越来越离开地平面,转向高空。这些高楼大厦都是我们科技发展的见证,然而却很少人发现它们也是我们锻炼的好场所。电梯的方便让追求快速便捷的现代人忽略了楼梯的存在。
事实上,爬楼梯并不是只有在电梯难等或者逃生时才会派上用场,它可以成为我们锻炼自己身体的一个很好方式。爬楼被界定为是有氧运动,以一般速度一步一梯的上楼梯,其运动的强度介于散步健身与慢跑之间,而下楼梯消耗的热能相对要小。如果跑上楼梯或是连续较快的一次蹬两、三梯,则消耗的热能将显著增高,甚至大于慢跑,这有利于加大对内脏功能的刺激,从而使机能和体质强壮,并且对于增强腿部力量有良好的作用,获得锻炼人体的肌肉和全身耐力,健身、减肥的效果。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运动医学会为了鼓励民众以爬楼梯取代运动,在地铁设下宣导看板,看板上除了爬楼的人之外,还有一行字:“没有时间运动……就试试爬楼梯吧!”推出之后,果然有人开始试着以楼梯替代电梯,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广告道破了多数人缺乏运动的借口──没时间。
《中国体育报》也有撰文,文章表明爬楼梯是近年来被很多专家推崇的一项健身运动,并且因为楼梯随处可见,不需要费心寻找锻炼场所,爬楼已经被不少人选做日常锻炼的方式。国外许多国家的民众也很热衷爬楼运动,如美国的爬楼梯运动始于1968年,那时,著名的生理学家库珀通过研究证明了爬楼梯对人体生理机能会产生效果显著的良好作用,便开始倡导利用爬楼梯进行健身。 
2. 如何爬楼梯
爬楼梯的方式有很多。在生活中,有人选择以慢跑形式进行;有人选择疾步上梯的方式;也有人选择散步爬楼梯;爬楼梯时还可以根据自己锻炼所需适当增加一些手臂动作,如甩手,拍手,伸展等;甚至可以连蹦带跳。但不管选择哪一种方式,必须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保证安全的前提来确定用什么方式爬。
爬楼梯的技术为:上楼时上体微前倾、屈膝抬腿,前脚掌落在台阶中部,落稳后随即蹬伸支撑腿向上迈步;下楼时身体略后仰、肌肉放松,前脚掌交替落在台阶中部。
运动简单,贵在坚持。
3. 注意事项
1) 不适宜人群:患有骨关节病或其他膝关节疾患的人、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体重过重、提重物的人、孕妇或是本身就有退化性关节炎的人,最好也要避免爬楼梯。
2) 准备工作:10分钟的准备活动,活动脚踝,放松肌肉。热身运动绝对不可少,一定要着宽松吸汗的衣服、运动鞋(平底鞋),而且要评估楼梯间的空气是否流通,并且量力而为。通常任何一项运动以持续30分钟,并且不过度喘气为限。
3) 运动时间: 一般半个小时以上。
4. 爬楼梯的好处
爬楼梯的好处有很多,除了基本热量的消耗之外,它还能增强我们的心肺、心血管的功能,并降低体内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HDL)的数值,甚至还能降低心脏病发生的机率,增强肌肉与关节的力量,还能提高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这是由于爬楼梯时加强了心肌的收缩,加快了血液循环,促进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另外,静脉血液回流的加快,可以有效防止心肌疲劳和静脉曲张。爬楼梯时腰部、臀部、大腿部都用力较大,从而使这些部位的脂肪消耗加快,有利于减肥。
更加详细、精确的研究表明,经常爬楼梯的人比乘电梯的人心脏病发病要少1/4,每天上下六层楼3—5次,比那些不运动的人死亡率低1/3,甚至有的健身专家推论爬楼梯的人每30年可延长生命一年。因此,对于想要保持健康长寿的人们来说,爬楼梯是较好的选择之一。
5. 爬楼梯的弊端
对于体育锻炼来说,所有的运动都伴随着一定的运动伤害风险,爬楼梯也不例外。它的不足表现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利用爬楼梯健身。首先,由于爬楼对心血管系统刺激较大,所以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不适合进行爬楼运动。再有,爬楼对膝盖磨损较大,患有骨关节病或其他膝关节疾患的人最好不要选择爬楼健身。
青年大学生一般情况下身体各项机能都比较好,所以选择爬楼梯是没有什么太大风险的。作为一种比较激烈的有氧运动形式,锻炼者要具备较好的健康状态,并作好充分的锻炼准备,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体力确定爬楼的运动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防范运动伤害的发生。
四、测试目的:
研究爬楼梯对心率的影响
五、方法
1. 运动方法:爬楼梯
2. 运动时间段:每晚19:30——20:00
3. 运动量:三十分钟
4. 运动地段:学南二栋侧梯
5. 准备运动:转体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
6. 运动频率:每天。
于每周三实施心率测试(以慢跑为运动监测方法),每次分七个时间点进行,分别是:早上起床、准备活动后、运动完即刻、运动后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晚上睡前10分钟
结果分析
通过这一段时间(8—13周)的“爬楼梯”锻炼,我深刻地体验到了爬楼梯作为一种室内健身方式的好处,同时对体育锻炼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是在运动量上,我每晚在宿舍楼进行运动处方实施,运动量=14段楼梯*11节楼梯*7趟,预计每晚可爬1078节楼梯。刚开始爬楼梯时,由于热身运动没有做充分,所以爬了三四趟之后身体开始发热、大脑有点晕、气息喘得比较快。我采取逐渐放慢速度,并停下来做压腿运动和转体运动,很快就恢复正常,然后继续完成当天运动量。运动完半个小时后,沐浴时注意用热水泡脚,当晚并无其他不适,在睡眠质量上有一定改善(因为累所以睡得较沉)。在接下来的爬楼梯的锻炼上,我注意到了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来调整运动的节奏和适当增加或减少运动量,运动过后又做了充分的恢复按摩工作,所以自我感觉运动质量越来越高。建议想运用爬楼梯锻炼的人可以参考此点经验,同时也可以带着MP3,一边听歌一边爬楼梯,分散身体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运动量。
其次是脚部肌肉的锻炼上,爬楼梯主要是通过锻炼脚力来增加体力,加强下半身肌肉,特别是双腿的力量。根据我的体能分析表可知我自己下半肢的力量和平衡较好,上半肢力量较弱。这对于我进行爬楼梯锻炼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上半肢锻炼上却没有太大促进作用。于是我采取边走边进行手部的运动(如举物、上下左右摆臂、扩胸运动等),尽可能让身体得到全面平衡地锻炼。
再者,是运动加饮食的配合。有一句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年轻人都以为养生是老人家才做的事情,实际上是错误的。要想时刻保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而且一直保持下去,那么现在就要开始注意平时的锻炼和养生,如果忽视平时的身体锻炼,总是以没时间、没地方锻炼为借口,很快我们就会因为学习或者是工作需求而长时间久坐,导致心肺能力很容易愈来愈衰弱。再加上运动量严重不足、静止时脉搏跳动的次数增加等现象,我们的的健康就会在不知觉中亮起红灯的警讯。所以通过“爬楼梯”这种简单方便的运动方式让自己“动起来”,我们才能真正与健康同行,因为只有流动的水才有生命力,只有运动的人才有生命力。
通过此段时间锻炼,我觉得我的身体比之前明显好多了。在脚程上,我走的速率和路程都比身边的同学的平均水平略高。另外每周一次的运动监测,我是设定为在操场慢跑。记得我以前高中考800米时,跑完后就呼吸急促,双脚发软。但是现在我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半个小时跑完六圈操场,跑后无其他不适。所以说,爬楼梯作为一种运动方式,还是有一定的效用。爬楼梯比起在平地上走或跑的运动量大好几倍,它兼有跑和跳两方面功力,还具有逆地球磁性力的作用。
它的好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点,值得我们在日后的锻炼中慢慢感受和体验:
(1)增强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畅通,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和防止高血压发生。
(2)消耗热量多,对于肥胖的形成能起到良好的阻碍作用。据测算,在相同时间内爬楼梯消耗的热量
(3)有助于保持骨关节的灵活,避免僵化现象出现,增强韧带和肌肉的力量。
(4)爬楼梯消耗体力大,人容易饥饿,食欲变好了,这样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此外,由于腹部反复用力,使得肠蠕动加剧,能够有效防止便秘发生。
(5)使有神经系统处于最佳休息状态,有利于睡眠,避免焦虑。
八、饮食要点:
1、吃饭吃七分饱
2、注意荤素搭配、不挑食
3、不吃高盐、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
4、少吃街边档口的小食
5、少吃多餐
九、综述
青年大学生是家庭、社会、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现实中很多大学生没能正确地在生活中贯彻这一观念,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状况没能做出较好的估计和保健工作,盲目乐观,经常熬夜加点工作、学习、娱乐,透支体力。事实上,在21世纪这个科技空前发展和竞争空前激烈的大环境下,青少年大学生应该重视体育能力的锻炼和养生保健,培养自己的体育能力,从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体能各方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体育锻炼与养生学》这门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从自己的体成分分析表中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们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关爱自己的身体,也是关爱、孝敬父母的一种形式。我们大学生应该是有智慧、有知识的一代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而不是做那种“思想上的巨人,健康上的矮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