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2020-05-04 教育 107阅读
一、 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现今,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新课标又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贯彻落实人文主义来管理班级,从而建立和谐的校园和师生关系。
1、 尊重是基础,教育首先应该从了解和尊重学生开始,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我们都知道,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班级情况,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去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尊重学生的意见。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们充分享受人格尊严,尊重学生们的业余爱好和理想追求,教师在尊重这些的同时,应该再进行适当的引导。
2、 宽容大度是关键。教育是爱的事业,宽容是爱的体现。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怀有宽容的心态取代严厉的训斥,这样,当我们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管理学生时,学生的心中会是感动的,会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实践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组织一系列适合小学生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
1、游戏法。对于实践活动可采用游戏法,结合教材做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和明白,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克服不健康心理。
2、表演法。小学阶段的学生表现欲普遍很强,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的提供他们表现自我的舞台。
3、走进大自然。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郊游等集体活动,让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