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一个良好的心理测验工具

2022-04-01 教育 191阅读
建议不要自己施测,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心理测验……且测验不是万能的,不要尽信测验哦……O(∩_∩)O~

一、测验的选择

测验的选择是使用测验的前提之一。选择测验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一)所选测验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

测验是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工具,测验的选择首先必须符合我们使用测验的目的。由于每一个测验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所以测验使用者首先要对各种测验的功用及特长、优缺点有一个了解。不但不同的目的要选用不同的测验,而且不能只是根据测验名称盲目地选择测验。必须了解该测验的真正适用范围和功效,否则就会造成测验使用不得当。

(二)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选测验不能仅根据测验目的,还应考虑该测验是否经过了标准化,它的信度、效度如何,常模样本是否符合你的测试对象,常模资料是否太久而失效,等等。

所谓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的结果要保持一致,否则便不可信。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效度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测验测量什么特性?它对所要测量的特性测得有多准?

何谓常模?在心理测验中,通常根据一个人在所比较的团体内的相对等级来报告他的成绩,这里用来做比较的参考团体叫常模团体,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就叫常模。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将一些通俗读物或报刊杂志上的测验当作正式的心理测验来使用,实际上这些测验大多不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信度不大,仅是供娱乐消遣之用,但许多人却十分信服。即使是真正的心理测验,倘由个人自行施测,不懂得分数如何解释,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例如,有人通过一些书籍上的测验自行对照,判断自己是神经症,因而终日惶恐不安。因此,不具备心理测验知识的个人最好不要自己盲目选择测验及自行施测、解释,而应由在专门的心理测验机构中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操作。

在选择测验这一环节上,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许多人常使用没有重新标准化的经典测验。标准化测验必须经常修订,使测验内容、常模样本、分数解释更符合变化了的时代。目前,就连许多专业人员使用的测验也大多是许多年前的老版本。更有甚者,有人还将国外的测验直接译过来使用,而不考虑是否符合我国国情,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测验的施测与评分

(一)准备

测验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测试顺利进行和测验实施标准化的必要环节。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告测验

事先应当通知受测者,保证受测者确切知道测验的时间、地点、内容范围、试题的类型等,使受测者对测验有所准备,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生理状态。心理测验一般不搞突然袭击。当然,根据需要有时可以不告知真实目的。

2.施测者自身的准备

施测者首先要熟悉测验指导语并能流利地用口语说出来,这是对心理测验实施的最基本的要求。熟悉指导语会使测验进行得顺利,否则,测验的效果会受到一些影响。

其次,施测者还必须熟悉测试的具体程序。测验的实施并不仅仅是分发、收集试卷,对于某些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来说,测验的实施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来完成。例如,韦氏智力量表包括言语、操作两大部分,操作部分的测试涉及到物体如何摆放、如何示范等具体程序;而针对聋哑儿童使用的希内学习能力测验更为复杂,甚至包括手势语的应用;某些团体施测还涉及幻灯显示的问题。施测者的训练,通常包括讲解或阅读测验手册、观察演示和操作练习等。这种训练根据测验的种类及施测者的条件,时间长短可以不同。

最后,施测者必须做好应付突发事件及受测者提问的心理准备。例如,智力测验过程中,学生由于过分紧张而晕倒或夏季中暑,精神病人突然发作,有人作弊或突然停电,等等。这些都需要施测者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并有一些应急措施。

3.测验材料的准备

测验材料包括测验题目、答卷纸、记分键、指导书、纸、笔及计时表等必需材料、工具。同时,施测者还应当详细地模拟一遍测验,以观察材料是否准备齐全。

4.测验环境的准备

心理测验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许多研究表明,测验环境会对测验的结果造成影响。例如,一个人在酷暑和正常天气下所做的智力测验的结果会有差别。因此,施测者必须对测验时的光线、通风、温度及噪音水平等物理条件做好安排,统一布置。测验房门上最好有牌子,示意测验正在进行,不许随便进入。

(二)施测

选择好测验并做好充分准备后,就可以施测了。实施标准化测验的基本原则是努力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标准化的测验,施测者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施测,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有些人在使用测验时,由于不了解测验标准化的意义及方法,因此往往任意变更施测的程序,忽视测验实施的各种要求(例如指导语、记分方法等),而导致结果的误差。

1.指导语

指导语一般是指对测验的说明和解释,有时包括对特殊情况发生时应如何处理的指示。在实施测验时,必须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指导语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受测者的指导语,另一部分是对施测者的指导语。

在纸笔测验中,对受测者的指导语一般印在测验的开头部分,由受测者自己阅读或施测者统一宣读。指导语应力求清晰、简明扼要且有礼貌。一般由以下内容组成:

(1)如何选择反应形式(画、口答、书写等);

(2)如何记录这些反应(答卷纸、录音、录像等);

(3)时间限制;

(4)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应如何去做(是否允许猜测等);

(5)例题(当测验采用陌生形式时,例题是必要的);

(6)有时告知测验目的。

施测者念完指导语后,应再次询问受测者有无疑问。回答时应当严格遵守指导语,不应对测验作出额外的解释,因为施测者的暗示会对受测者产生影响。对受测者的指导语应简短,不能占用太长的时间,以免引起受测者的焦急及反感情绪。

对施测者的指导语主要是对测试细节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在测验中途发生意外情况(如停电、迟到、生病、作弊等)如何处理等。这部分指导语往往印在测验指导书中,对施测者的一言一行都作了严格要求。

总之,指导语对受测者的反应态度、反应方式及施测者的行为方式、说话方式作了严格的规定。

2.时限

时限也是测验标准化的一项内容。施测者应事先告诉受测者该测验具体的时间限制。对于有分测验的测验,施测者应根据有关时限的操作语执行。例如在速度测验中,尤其要注意时间限制,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

(三)记分

记分的标准化关键是使评分的方法尽量客观化,使得不同评分者对同一测验反应(答案)赋予相近的分数。许多测验采用选择题等客观题型,无疑使记分更简便、客观。一些标准化测验配有记分键,即标有标准答案及正确反应的模板,或者采用光电阅读机记分,对于论文式作答的测验则给予记分要点。标准化的记分方法应力求客观、准确、经济、实用。

施测者在实施过程中,记分应当做到下面几点。

(1)对受测者的反应给予及时而清楚、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口试和操作测验,此点尤其重要,必要时可录音和录像。对于测验的环境及测验时的一些突发事件,施测者也应给予详细记录,以供解释时参考。

(2)施测者应当熟练掌握记分键,特别是非客观题目的记分要求,不得随意记分。标准化测验在手册中都有关于记分原则和方法的说明。例如,在韦氏智力测验中,对于什么样的反应得1分、2分、3分都有详细解释,并举了一些例子。作为施测者,应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严格依据记分键或评分标准记分。

(3)在施测的过程中,对于受测者的反应,施测者不应做出点头、皱眉、摇头等暗示性的反应,这会影响受测者后面的测试。施测者应时刻保持和蔼、微笑的态度。另外,在个别施测时,施测者不应让受测者看见记分,可用纸板等物品挡着。这样做一是避免影响受测者的测验情绪,二是避免分散受测者的注意力。

三、测验分数的解释与报告

施测者对测验结果可依据常模或其他参照标准作出解释。一般在测验手册中对于各种分数的意义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一)分数的转化

施测之后,将受测者的反应与答案作比较即可得到每个人在测验上的分数。这种直接从测验上得到的分数叫做原始分数。原始分数本身没有多大意义。譬如,某位学生成绩单上写着数学85分、语文80分,由此并不能看出他成绩的好坏,也不能看出他哪一门学得更好。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同时为了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可作比较,必须把它们转换成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的分数叫做导出分数。有了导出分数,才可以对测验结果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根据解释分数时的参照标准不同,可以将导出分数分为常模参照分数与标准参照分数两大类。

1.常模参照分数

常模参照分数是把受试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有关团体作比较,即根据一个人在常模团体内的相对位置来报告他的成绩。制定常模需要三步:确定有关的常模团体;获得该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把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该量表能把个人分数表示成在团体内的相对位置。

常用的常模参照分数有以下几种。

(1)发展量表

发展量表分为年龄量表和年级当量。一个学生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代表他的心理年龄。例如,一个孩子的智龄为5岁,表示他的智力达到5岁孩子的水平。所谓年级当量,是把学生的测验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看他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

(2)商数

1916年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中采用了智商的概念。智商(IQ)被定义为智龄(MA)与实际年龄(CA)之比。为避免小数,将商数乘以100。与智商类似的还有教育商数(EQ)和成就商数(AQ)等。

(3)百分等级

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可定义为在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地位越差。

(4)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差距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标准分数分为两类: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和常态化的标准分数。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是将某人的原始分数减去常模团体的平均分,其差数再除以标准差即得。常态化的标准分数,先把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然后从正态曲线面积表中查得对应的标准分数。根据正态曲线面积表得到的标准分数是个理论值,它与线性转换得到的标准分数有区别。原始分数越接近正态,常态化标准分数与线性导出分数就越接近。

2.标准参照分数

一种标准是对测验所包括的材料熟悉或掌握的程度,将分数与此种标准比较可以搞清一个人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因为涉及的主要是测验的内容,所以把这种分数叫做内容参照分数。另一个比较标准是用预期的效标成绩来解释测验分数,因为涉及的是后来的结果,所以把这种分数叫做结果参照分数。

(二)分数的解释

解释分数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三个方面对测验成绩都有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把测验分数看成是对受测者目前状况的测量,至于他是如何达到这一状况的,则受许多因素影响。为了能对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必须将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或背景因素考虑在内。例如,一个学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情绪不好、不懂施测者的说明或意外干扰而得到较低的分数,也可能因为某些偶然情况而得到意外的好分数。无论哪种情况,都要找出造成分数反常的原因,而不要单纯根据分数武断地下结论。

为了对测验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效度资料。没有效度证据的常模资料,只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一个常模团体中的相对等级,不能作预测或更多的解释。在解释分数时,人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仅根据测验的标题和常模数据去推论测验分数的意义,而忽略效度的不足或缺乏。假若一个测验的名称是内向量表,并有可利用的常模资料,那么就很容易把得高分的人说成是内向性格,即把它当做有效度资料那样来解释。即使是有效度资料,在对测验分数做解释时也要十分谨慎,因为测验效度的概化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常模团体和不同的施测条件,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解释分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相匹配的团体和最相近的情境中获得资料。

由于测验不是完全可靠(信度不足),应该永远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些确定的点,也就是要对测验分数提供带形的解释,即指出真实分数落在某个区间的可能性有多大。倘若使用确切的分数,应说明这些分数不是精确的指标,而是我们对某人真实分数的最佳估计。

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即使两个测验名称相同,由于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因而所测量的特质不完全相同),建立标准化样本的组成不同,量表的单位(如标准差)不同,其分数也不具备可比性。如来自两个成就测验的分数,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孰高孰低。为了使不同测验分数可以比较,必须将二者放在统一的量表上。当两种测验取样的范围相同时,人们常用等值百分位法将两种测验分数等值化。具体做法是:将两个测验都对同一个样本进行施测,并把两种测验的原始分数都转换成百分等级,然后用该百分等级作为中介,就可以做出一个等价的原始分数表。如果在测验A中原始分数55是90百分等级,而在测验B中原始分数36也是90百分等级,那么测验A的55分就与测验B的36分等值。另一种方法是不用相同的百分等级作为中介,而用相同的标准分数作等值的基础,此种方法叫线性等值。

(三)结果的报告

为了使受测者本人以及与受测者有关的人,如家长、教师、雇主等,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报告分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测验像其他特殊领域一样,具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因此你所理解的词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也一定理解。例如,你懂得标准差和标准分数,然而当事人可能不懂。因此,你必须用非专业性的用语来解释标准分数,可以把它解释成相对位置(即百分等级)。必要时,可以问问当事人是否听懂了,让他说说你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什么或预测什么。这里并不需要作详细的技术性解释。例如,你并不需要向当事人解释职业兴趣调查表的编制过程,但应该让他知道,职业兴趣量表是把他的兴趣和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加以比较。如果在某一方面得了高分,就意味着如果他参加这个工作会长期干下去。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简单,只告诉当事人某个量表的标题或测量什么是不够的,这在具有情绪色彩的人格特征方面特别重要。例如,对人格测验中的男性化、女性化量表就要加以解释,以免被试误解。

如果分数是以常模为参照的,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例如,同一个百分等级对于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意义是不同的。

要使当事人认识到分数只是一个“最好”的估计。由于测验的信度、效度不足,分数可能有误差,而且对于一个团体总体来说,有效的测验不一定对每个人都同样有效,但也不能让被试感到分数是毫不足信的。

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当测验用于人员选择和安置问题时,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要向当事人讲清,测验分数在作决定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是完全由分数决定取舍,还是只把分数作为参考;有没有规定最低分数线;测验上的低分数能否由其他方面补偿,等等。

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由于对分数的解释会影响受测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从而会影响他的行为,所以在解释分数时一方面要十分慎重。另一方面又要做必要的思想工作,防止被试因分数低而悲观失望或因分数高而骄傲自满。

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毕竟分数是他的不是你的,作出的决定会影响他的生活而不是你的生活,因此在解释分数的各个阶段,你都应观察他的反应,鼓励他提出问题。虽然测验分数的信息有限,但考虑到分数能够引起一连串的事件,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因此,你必须保证他完全了解分数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除非当事人积极地参与这个过程,否则你无法了解他对于自己的分数有了多大程度的理解。

心理测验是一种辅助工具,受测者的表现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影响,因此不能过于夸大心理测验的作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