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激励机制

2022-04-08 财经 84阅读

有关企业信息系统培训的理论研究,多是假定培训的数量(时间)与IT技能、接受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即培训越多则效果越佳[31]。然而,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不仅在于培训的内容、方式,还涉及员工参加培训的动机,Gallivan认为其关键因素在于本人对培训认知、IT经验及同事们的操作熟练程度[32]。从而既可以把把信息系统的培训看成是员工学习、提高的机会,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消除员工抵制情绪、促进接受的工具。下面从博弈论角度首先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态度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增强培训效果的激励机制。

4.3.2.1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

假定员工是自愿参加培训的,每个人的投入越多收益也就越大,即投入与收益成正比。设员工i对培训的投入为yi(y≥0),全体员工的总投入为

;若每个员工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形式,员工i的效用函数为

,即员工对培训的投入就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生产函数),其中xi为其他方面的投入,β、α分别代表投资于培训和其他项目的效益贡献率,且α>0、β>0。若令∂u/i∂xi>0,∂u/i∂Y>,Px、PY为投入相应项目的单位成本,Ii为员工i的预算总收入,则员工的最优战略

满足: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求解,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员工预算总收入的大小直接影响员工对培训的投入,任何一个员工的投入依赖于其他员工的投入,他人投入越多自己投入就越少,这样就容易出现各个员工都不愿意投资于培训的现象。例如,假设只有两个员工参加培训,他们的预算收入分别为I1=2、I2=1,由反应函数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进一步求解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比较两式有

。若α≥β,即其他投入对效用的贡献率大于或等于培训的贡献率,则

(因为yi≥0),纳什均衡为

。也就是说,薪资高的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参加培训,而薪资低的员工没有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现实的ERP系统实施中,企业更多的是要求员工必须参加相关培训,也就是说员工参加培训不是自愿的。此时,若把员工对于培训的努力程度看作投入水平,员工的预期收入变成IT技能、教育水平等,按照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那些具有IT经验(或较高教育水平)的员工就会积极参加培训,而IT技能(或教育水平)低的员工可能采取消极对策。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对于获取同样的知识,缺乏IT经验的员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未能明察到培训所带来的利益(如工资提高、职位提升)变化时,他们则会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4.3.2.2激励机制

由于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培训项目常作为系统开发商(或咨询顾问)与企业签订系统开发合同的一部分,开发商对企业员工实施的培训不仅受到合同的制约,培训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实施的进度、质量等,从而可以假定他们对培训的态度是积极的。这样,培训效果就仅与员工参加培训的努力程度有关了,而解决员工培训中愉懒行为、消极应付的最直接方法便是建立激励机制。由于员工的努力程度很难被管理者直接观察到,从而可以像第3章那样引入监理机制督促员工的学习,然而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多阶段的),学习效果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显露出来,也就是说“时间”本身可以完成监理,其实际上是一种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的激励问题。由于我们分析的是员工参加培训的努力情况,其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培训期间,上线后工作期间。令t=1,2表示两个阶段,并假定处于同一位置员工的能力相差不大,或者说员工第二阶段能力的差异主要来自培训过程努力程度的不同。

假设员工效用函数为U(a1,w1,a2,w2),其中at表示努力水平,wt表示工资报酬;员工在t阶段的产出函数πt=at+εt,εt是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且ε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F(εt)和f(εt),给定努力at观测到产出为π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F(πt-at)和f(7rt-at)。若员工最小努力

>0,则企业可以采取“只要员工努力水平不小于

就可以得到工资wL或wH,且wL<wH;得到高工资的员工比例为P的激励机制。显然0

只要得到高工资的员工是被观察到高产出的员工,就能够起到激励员工努力学习的目的,这样员工第二阶段的期望工资为PwH+(1-P)wL。如果参加培训的员工足够多(AP-CIS认为,对于一个2000名员工的中型企业,要想实施MRPⅡ成功,必须有80%的员工接受过不同程度的培训[33]),激励机制等价于企业事前宣布一个观测值π*,只要πt≥π*就可以得到wH,否则将得到wL,且wLH,其中P与π*的关系满足P=1-F(π*-at)。由于这里并不关心第二阶段中员工的努力程度,可把此阶段代理人的努力设定为最小值,即假定a2=a。这样,员工的期望效用为: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因此,员工最优努力a1满足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假定模型存在内点解,令解为

,而由于激励机制并不直接决定π*,从而努力函数可写为a1=h(w1,wL,wH,P)。为了简化计算,再假定效用函数是相加可分离的,即

,则求得的静态结果为[34]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时,

0,即最优努力与培训阶段的工资w1无关,这是自然的(因为

不影响w1);

,意味着wL的上升将导致最优努力

的下降。这是因为wL越高,被提升的效用就越小,员工越不害怕不被提升;

,意味着被提升后的工资水平w越高,员工学习越努力,因为被提升的效用越大。hP的结果表明员工对提升比例P的反应不是单调的,在给定的提升比例使得f('π*-a1)<0,

随P的上升而提高,即提升的可能性越大员工学习就越努力;当提升比例超过某个临界点之后,

随P的上升而下降。例如,若εt服从正态分布,P*-a1)<0,

随P的上升而上升,P>1/2时,f('π*-a1)>0,

随P的上升而下降,即P=1/2是一个临界点。

也就是说,奖励面过大或过小都不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至于临界点的具体设计则需要管理者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而定。而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激励,不仅可以采用提高工资报酬的方法(多数企业在系统上线后都要奖励一批员工),还可以通过员工职位的变动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