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是抗战全面爆发初期较为惨烈的一次战役。为保卫首都南京,中国守军浴血奋战,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因知名度较广,各种关于南京保卫战的故事不断流传,或是宣传英烈事迹,或是披露种种内幕。其中有一个故事却显得颇为神秘,且每年都在不断发酵,甚至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十大灵异事件”之一。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南京城破时,川军某部一个团的残部2000余人在团长率领下奉命突围,行至南京郊外的青龙山区时离奇失踪。事情发生后,国民政府于1939年将该团列为“全团失踪”。抗战胜利后,军政部、军令部又纷纷组建调查组深入调查,仍“查不清楚真相,最终不了了之”。据传,青龙山上有若干溶洞,或许“当年那一团川军黑夜为了躲逃日军的追杀而躲入了山里某一巨大的洞穴,由于某种原因没再能出来,全部葬身于洞中”。
这则故事流传数十年,版本虽多,但大同小异。去年甚至有网络爆料说在青龙山发现一个“深不见底”的溶洞,可能就是“川军团”消失的地方。对此,有的媒体还特地联系救援队一同前往探险,试图一探究竟。如此种种,都被说得神乎其神,流传也更加广泛。
那么,南京保卫战期间真有一个“川军团”神秘失踪了吗?要搞清楚这个事情,首先我们要确认,南京保卫战期间有没有川军部队参战。
南京保卫战有没有川军参加?
川军,是四川军队的简称,代指由川人组成,并拥有独立人事体系的四川军队。比如第20军、第21军、第23军、第24军、第41军、第43军、第44军、第45军、第47军以及所属部队,都是川军。
根据《南京卫戍军战斗详报》的记载,参加南京城以及城郊保卫战的部队计有7个军14师(含师级规模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并附有若干特种兵部队(如炮兵、工兵、宪兵、装甲兵、通信兵等)。
在这些部队中,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所属的第36师、第51师、第58师、第87师、第88师,以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属于中央军,第10军所属第41师和第48师属于直鲁联军余脉(有称其为鲁军),第103师属于黔军,第112师属于东北军,第66军、第83军所属的第154师、第156师、第159师、第160师属于粤军。
也就是说,在南京城以及城郊的战斗中,并无川军部队出现。
一般情况下,关于南京保卫战的战史著作往往都把11月22日日军进攻江阴作为开始,把12月14日唐生智宣布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撤销作为结束,这个范围包含了11月底发生在安徽太湖、广德、泗安地区的战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南京保卫战的外围战斗。
太、广、泗战役的中国参战部队恰巧是川军部队,即第21军和第23军。根据《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抗战经过要录》和《陆军第二十一军战斗详报》等档案的记载,实际参战部队为五个师,即第144师、第145师、第146师、第147师、第148师,从11月24日打到12月4日。川军在这次战役中为阻击日军付出了不小的伤亡,第145师师长饶国华更是在阵前“杀身成仁”,以致参战各部在战后不得不开赴皖南地区重新“整理”。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川军参加了南京保卫战的外围战斗。
会不会失踪的“川军团”是出自这一外围战役,而非城郭或城郊战役呢?遗憾的是,同样根据上述两份档案的记载,第21军和第23军虽然在太、广、泗战役中遭到重创,但突围后各师建制依然完整,并无整团失踪的记载,也没有向南京城方向突围的事情发生,更无抽调小部队开赴南京继续参战的记载。此外,根据各部队战后的整理情况来看,所属各团全都存在,没有一个团是用补充团改替或新建,原来各团团长的去向也都有明确记载。